前不久,一條“股神”巴菲特投資失利的消息,,在大大小小的媒體刊登以后,,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不少投資者越來越疑惑:“股神”巴菲特投資也會出現虧損,,有的甚至狂跌了89%,,這世上到底還有沒有“股神”?巴菲特還值不值得人們學習,?
答案是肯定的,。這位80多歲的老人,雖然也有投資失利的時候,,但這絲毫影響不了他的“股神”地位,相反,,他身上的許多東西仍值得人們學習和借鑒,。
其一,面對失利,、敢于認錯的坦承精神,。在我們周圍,有不少投資者老拿自己的“成績”說事,,喜歡報喜不報憂,,買進的股票漲了,沾沾自喜,,喜歡在眾人面前自夸,,一旦跌了卻默不作聲、無語,。巴菲特買入石油和銀行股票出現虧損后,,不僅不掩飾自己的投資錯誤,而且給公司股東寫了一封開誠布公的道歉信,,承認自己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這種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盈利就是盈利,,虧損就是虧損的“坦承”精神,,正是我們需要認真學習的。
其二,,面對虧損,、鎮(zhèn)定自若的坦然心態(tài)。買進股票后,,投資者十有八九都希望股票上漲,,很少會有人喜歡它下跌。一旦出現投資結果與當初預期不一致時,,往往會心態(tài)失衡,、杞人憂天。但巴菲特不同,,他說,,“我們喜歡這樣的價格下降”,因為這樣的話如果有資金還可以增加自己的倉位,。巴菲特在自己買進的股票下跌了89%之后,,還能說出這樣的話,還能表現出如此鎮(zhèn)定,、坦然,,說明他在買入股票的時候已經有了兩種準備———漲和跌,因此,,當買入的股票出現下跌甚至是狂跌時一點都不感到驚訝,。這一點,同樣是我們需要好好學習的,。
其實,,作為“股神”巴菲特憑借自己的經營業(yè)績,根本沒有必要進行“自責”,。因為在過去的2008年,,雖然是巴菲特自1965年接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來盈利最差的一年,公司投資的賬面損失達到了9.6%,,賬面價值損失高達115億美元,,但相對標準普爾指數(基金公司的參考指標)27.4%的跌幅以及同行的表現來講,巴菲特的成績仍然是鶴立雞群,。對此,,巴菲特根本沒有必要進行“自責”,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然而,,作為一代“股神”,巴菲特在“驕人”戰(zhàn)績面前卻表現得非常理性,、清醒與謙虛,,因為他懂得,,作為一種風險投資,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作為一名投資者,只要身在股市一天,,就不能說自己已經獲得成功,。只有經常不斷地看到自己在投資中的問題和不足、差距和教訓,,才會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智和理性地對待股市投資的機會和風險。顯然,,這一點又是許多投資者所缺失的,、需要認真學習和借鑒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