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來,,上證指數多次連續(xù)呈現(xiàn)上漲態(tài)勢,讓人對我國經濟回暖信心倍增,。一直有這樣一句話,,股票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好轉說明我國經濟已經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開始復蘇了嗎,?
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創(chuàng)出了歷史最高點6124.04點,。其后在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下,,在大小非解禁的心理壓力下,,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外部沖擊下,股指不斷下行,。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下探到1664.93點,與最高點相比下跌了4459.11點,。其后,,股市又開始了一段上漲趨勢。尤其進入2009年以來,,上證指數基本呈現(xiàn)出大漲小回的態(tài)勢,。對此,人們不禁要問,,股市好轉會是經濟復蘇的信號嗎,?
一般而言,在西方發(fā)達國家,,股市指數是先行指標之一,。它一般領先于整體經濟3至6個月,股市好轉是比較明確的經濟復蘇信號之一,。因此,,美國的經濟景氣監(jiān)測機構,如美國會議委員會(Conference
Board)一般都將美國股市指數作為先行指標之一,。
在我國,,由于股市具有新興加轉軌的特征,因此,,過去股市指數的信號功能并不明顯,。比如,1999年,、2000年時,,我國處于經濟周期的調整期中,股票市場卻爆發(fā)了一輪很大的行情,。上證指數從1999年5月18日的1059.86點上漲到2001年6月14日的最高點2245.43點,,史稱“5·19”行情。又比如,,2001年至2005年,我國逐漸步入了經濟周期的上升期,,經濟景氣度不斷上升,,而股市卻展開了長達4年的大調整,直到2005年6月6日調整到998.23點才結束,。在最近一輪的經濟調整中,,股市也沒有領先于經濟發(fā)出信號,。2007年第二季度,我國經濟景氣度達到了經濟周期的最高點,,股市卻于2007年10月才達到最高點,。也就是說,是經濟領先于股市,,而不是股市領先于經濟,。從中可以看出,我國股市在過去并不具備經濟“晴雨表”的功能,。我國經濟景氣監(jiān)測機構一般也不將A股股價指數作為一項先行指標,。例如,中國經濟景氣監(jiān)測中心和高盛(亞洲)聯(lián)合開發(fā)的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沒有將A股股價指數作為先行指標,,而是編制了一個恒生中國內地流通指數,并將該指數作為先行指標,。該指數反映的是,,營業(yè)收入主要來源于中國內地在香港和國外上市公司的股價變動情況。
那么,,這次股市好轉,,是否預示著我國經濟已開始復蘇呢?這首先需要分析開始于2008年10月28日的這一次股市好轉的原因,。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管理層對股市的直接干預。它主要有,,鼓勵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增持股票,,尤其是鼓勵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增持股票;匯金公司直接進入股市購買三大銀行的股票,;單向征收股票交易印花稅等,。二是,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它主要有,,制定4萬億投資計劃、制定10大行業(yè)振興規(guī)劃,、降息,、降存款準備金率、鼓勵銀行放貸,。三是,,社會資金充裕。今年前3個月,,我國銀行新增貸款規(guī)模持續(xù)大幅增加,,1月增加1.6萬億元,,2月新增1.03萬億元,3月又增加1萬億以上,。2008年1月以后的14個月里,,居民新增儲蓄存款達到6.5萬億元左右,社會資金的充裕度可見一斑,。四是,,股價跌幅實在太大,技術上存在大幅反彈的動力,。由此可見,,這一波股市好轉,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推動,、資金的推動與技術上的要求,,而非主要源于對上市公司業(yè)績提升的預期。因此,,可以認為,,這一波股市好轉對經濟的信號功能依然不明顯,股市的投機特征依然明顯,。
股市好轉對經濟的信號功能不明顯,,并不等于完全沒有,也并不意味著我國經濟沒有復蘇的跡象,。實際上,,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確實已經出現(xiàn)了好轉跡象。例如,,國家統(tǒng)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已經連續(xù)4個月回升。2008年11月到2009年3月,,該指數分別為38.8,、41.2、45.3,、49.0,、52.4。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長速度也明顯加快,,2009年以來已經達到18%以上,。中國經濟景氣監(jiān)測中心和高盛(亞洲)聯(lián)合開發(fā)的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結果也表明,從去年12月以來,,先行指數已連續(xù)3個月回升,。2008年12月到2009年2月,該指數分別增加了0.55、0.63,、0.03。此外,,美國股市也出現(xiàn)了見底的跡象,,美國經濟也出現(xiàn)了微弱的好轉跡象。這些都表明,,經濟出現(xiàn)了復蘇的跡象,。
如果據此就認為,經濟馬上就會進入新一輪景氣上升期,,還為時過早,。這是因為,說當前經濟出現(xiàn)好轉,,是和最壞時的情況相比而言的,。目前,還看不到經濟快速回復到正常景氣狀態(tài)的可能,。未來,,我國經濟依然面臨兩個棘手問題:一是,外需的問題,。我國經濟的全球化動力基本用完,,此次外需又受到了很大沖擊,對此需要時間予以修復,。此外,,產能過剩需要時間消化,失業(yè)人員重新就業(yè)也需要時間,。二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問題。此輪房地產市場的調整,,目前還沒有結束,。
綜合來看,正如2008年11月預期的那樣,,2009年第一季度可能是我國經濟最壞的時候,,我國經濟“U”字形的左半邊部分可能已基本結束。接下來,,我國經濟會逐步地進入“U”字形的中間部分,,步入休養(yǎng)生息的恢復階段。在這一階段,,不排除經濟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但情況肯定不會比今年一季度差多少。這一階段結束后,我國經濟將會走出“U”字形的右半邊部分,,迎來新一輪的景氣上升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