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救市“組合拳”打出后,,從9月19日,、20日A股市場的走勢來看,作用非常明顯。但盡管如此,,并不表明A股市場就此告別了股市低迷的局面,。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今年4月24日,,在股票交易印花稅從3%。大幅下調到1%,。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下,,A股市場也曾走出過井噴的行情。當時股指從2990點大漲到3774點,,大漲了784點,,漲幅達到26%。但最后呢,?股指又從終點回到了起點,,并再次踏上漫漫下跌的旅途。因此,,回首“4·24”救市行情,,對于“9·19”救市行情,我們并不能過分樂觀,,更不能因此認為股市已擺脫了前期的困境,。 其實,三大利好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印花稅單邊征收的意義顯然不能與“4·24”的印花稅大幅下調相提并論,。印花稅從3%。大幅下調到1%,。,,其下調的幅度高達2%。,。而這一次的單邊收取,,相當于將雙邊的印花稅下調了0.5%。,,僅為前次的1/4,,減少交易成本的作用相當有限。而至于中央?yún)R金公司將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之舉,,這實際上只是大股東的增持行為,與真正意義的平準基金救市相差甚遠,。由于是“自主購入”,因此匯金的增持行為是否一定要發(fā)生,,購入的數(shù)量是多少,,投入的金額有多大,都是充滿懸念的,。國資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購上市公司股份的表態(tài),,只是近期多次表態(tài)的一種重復而已,并無新意,,最多也就是一個“遠景”罷了,,近期可以兌現(xiàn)的非常有限。 正是基于三大利好的局限性,,股市要擺脫前期困境的可能性甚微,,相反,重復“4·24”行情走勢的可能性甚大,。因此,,為避免救市只是換一批人套牢的情形重演,股市在經(jīng)過了三大利好救市之后,,還必須推出新的三大利好,,以鞏固當前救市的成果。 一是切實解決大小非問題,。這是前期困擾股市發(fā)展的最主要問題,。這個問題不能有效解決,股市就不可能真正走強,,救市的結果就只是為大小非的減持創(chuàng)造一個熱烈的場面而已,。 二是改革新股發(fā)行制度。目前的新股發(fā)行制度可以說是中國股市問題的制造工廠,,不僅制造著中小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之間的不公,,制造著公眾投資者與國有股東、發(fā)起人股東之間的不公,;而且還在為中國股市制造著源源不斷的大小非問題,。因此,改革現(xiàn)行的新股發(fā)行制度很有必要,,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股市將永無寧日。 三是改革再融資制度,。今年上半年發(fā)生的中國平安再融資事件,,充分暴露了現(xiàn)行再融資制度的弊端,。再融資完全成了上市公司惡性圈錢的代名詞。因此,,為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行為走向理性,,改革再融資制度也是勢在必行。 嚴格來說,,這些措施都不應是短期的救市行為,,而應該成為中國股市制度建設的真正開始。市場在失去平衡時需要外力恢復,,但更需要的是保持市場健康發(fā)展的制度框架,,這才應該是對中國資本市場真正意義上的挽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