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投資于證券市場,除了通過博取差價獲取盈利之外,上市公司的分紅亦是其獲得回報的一種方式,。但是,,A股市場上市公司卻常常上演“重籌資輕回報”的鬧劇,,有紅也不分已成常態(tài),,甚至于市場上的“鐵公雞”也不鮮見。
A股市場誕生十幾年以來,,也只產(chǎn)生了佛山照明一只“現(xiàn)金奶�,!薄o論是中期報告還是年度報告,,上市公司在利潤分配中更多的是以“不分配不轉(zhuǎn)增”來搪塞投資者,。以資金緊張為借口,或者是找其它理由,,其實就是不愿分紅。
上周五,,中國證監(jiān)會公布了《關(guān)于修改上市公司現(xiàn)金分紅若干規(guī)定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以分紅作為先決條件提高了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門檻,。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再融資公司最近3年以現(xiàn)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3年實現(xiàn)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此前這一比例為20%,。另外,要求上市公司在其章程中明確現(xiàn)金分紅政策,,規(guī)定公司利潤分配中現(xiàn)金分紅占當期實現(xiàn)利潤的百分比,。而且,同時允許上市公司實施半年度現(xiàn)金分紅,,為降低分紅成本,,允許上市公司中期進行現(xiàn)金分紅的,其財務會計報告可以不經(jīng)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證監(jiān)會相關(guān)人員還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強化市場基礎(chǔ)建設(shè),積極引導和鼓勵上市公司分紅,,促進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上市公司分紅機制,。
至少在再融資的問題上,以分紅作為其中的一個門檻,,那些欲再融資的上市公司將不得不提高其分紅比例,,這無疑是市場的一大進步。分紅比例的提高,,也有助于投資者獲得實實在在的回報,。
但對于沒有融資需求或者由于條件所限根本無法再融資的上市公司來講,上述門檻顯然形同虛設(shè),。即使其能夠向投資者交出一份漂亮的中期報告或年報,,如果不分紅,,對投資者又到底有什么意義呢?
而且,,即使是證監(jiān)會此次提高了再融資的門檻,,投資者的回報其實仍然較低。有數(shù)據(jù)顯示,,按照05,、06、07三年可實現(xiàn)的凈利潤計算,,截止至8月22日,,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股本為18319.41億股,則折合每股能夠分紅
0.037元的紅利,。而目前所有A股的算術(shù)平均價格為9.01元,,如果依靠上市公司分紅,收回目前以股價計的投資成本,,需要243.5年,。以數(shù)百年的時間才能收回成本,這無疑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也凸顯出目前A股市場分紅率的低下,,況且其中還沒有考慮到某些上市公司不分紅的情形。否則,,回報率將更低,。
中國證監(jiān)會此次出臺措施畢竟只是“鼓勵”分紅而已,并不具有普遍性的意義,。相比于成熟市場中上市公司每年凈利潤的40-50%拿出來分紅,,目前的30%的比例還顯偏低。從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出發(fā),,真正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筆者以為有必要實施強制分紅的政策。
上市公司不能在融資與再融資時就“獅子大開口”,,而在回報投資者時扮演“鐵公雞”的角色,。這不僅有違證券市場的投資與回報的原則,也無形中扭曲了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的角色定位,。
筆者以為,,無論是回報投資者也好,還是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門檻也好,,針對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分紅不積極的現(xiàn)狀,,有必要采取強制性的舉措促使上市公司分紅。提高再融資的門檻只能對某些上市公司起到一定的效果,對于其它上市公司則無能為力,。只有出臺強制分紅的相關(guān)管理辦法,,以制度的形式規(guī)范上市公司的分紅行為,才是觸及到了問題的根本,。也只有如此,,上市公司的分紅才能真正形成一股潮流。
如果說鼓勵分紅已是市場一大進步的話,,強制分紅將更有利于投資者獲取回報,。將A股從投機市轉(zhuǎn)變成投資市,市場才會減少無謂的波動,,也更能顯現(xiàn)出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特別是在目前的背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