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國內車市,,隨著種種不確定變數的增加,,市場關于是否出現“拐點”的議論又多了起來。特別是4月份汽車銷售行情大變,,銷量環(huán)比驟然下跌了25%左右,,業(yè)內更是發(fā)出了“今年國內車市是否會出現類似2004年的拐點”的聲音? 筆者堅持認為,,盡管今年有諸多不利因素,,但2008年還會保持一個穩(wěn)定增長的趨勢,在這個大背景下,,汽車消費還是未來幾年國內消費增長的主要因素,。“車市向上行”的預期不會改變,。 其一,,中國車市是個增長可期的剛性需求市場,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權威統(tǒng)計,2007年底,,中國私人轎車擁有量為1522萬輛,。減去不少私人購買以運營為主的出租車,以及以個人名義購置的商用車,,平均下來,,30多個家庭才有一輛私人轎車。中國汽車保有量大大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在中國平均每千人的汽車保有量為44輛,,而在美國,,這個數字是800輛,。中國車市的未來發(fā)展空間由此可見一斑。從地區(qū)分布來看,,私人轎車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大城市和沿海地區(qū),,而在中西部地區(qū)的許多省會城市和大量二三線城市,,私人轎車的擁有比例還比較低,從長遠來看,,中國汽車市場潛力巨大,,仍將保持較快的發(fā)展速度。 其二,,車市有其運行規(guī)律,,既有淡季,也有旺季,,車市有冷有熱才正常,。今年4月銷量環(huán)比回落有其特殊原因:1月份國產乘用車銷量創(chuàng)下66萬輛的月度最高記錄。2月份適逢春節(jié)長假,,再加上受雪災影響,,新車運輸受阻等原因影響了銷量。3月份在克服了雪災影響,,乘用車銷量再度刷新月度最高記錄,當月完成銷量70.05萬輛,,其中轎車銷量達到51.5萬輛,。4月份車市出現回落,主要是由于3月份乘用車恢復性增長漲幅過高,,4月份回歸正常增長,,最加上今年“五一”國家調整假期等因素影響,并不表明“車市會出現銷售下降的拐點”,。實際上,,4月份全國汽車產銷總量均超過90萬輛,雖比上月有所回落,,但同比繼續(xù)增長,。 其三,,與2004年汽車業(yè)內部因素不同的是,這兩年,,國內汽車廠家和經銷商吃一塹,,長一智,絕大多數廠家已經放棄了過去那種玩命向經銷商手中壓貨,、追求批發(fā)銷量的做法,,營銷渠道的建設、資金的運轉相對越來越健康,。在這種前提下,,如今廠家已經充分考慮到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今年大多制定了比較理性的產銷目標,,國內車市出現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不大,。 其四,眾所周知,,2004年車市降價滿天飛從而導致持幣待購,,成為市場步入寒冬的直接原因。今年只要價格平穩(wěn)下降,,不出現集體的慘烈價格戰(zhàn),,車市持幣待購不可能大面積上演,車市增長將會得到保證,。從國際油價的走勢分析,,燃油消費已經成為中國老百姓養(yǎng)車支出最重要的部分。由于主管部門對油價謹慎的調控,,在國內油價未完全與國際油價接軌,、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未完成的前提下,高油價對車市快速增長造成的阻力仍不會完全顯現,。
其五,,今年以來,雖然“天災”連連,,但對于集中于中,、東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開拓陣地的汽車工業(yè)來說,無論是生產和銷售都不會受到太“劇烈”的影響,。中國車市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起伏,。 另外,今年車市還擁有奧運的商機,、二次換車潮高峰的到來,,這些都是2004年所沒有的外部良機。而股市對車市的影響,其實是一個動態(tài)的趨勢,。目前股市“綠油油”并不代表未來不可能逆轉,,車市不可能重演四年前的慘況。 預計5月底6月初,,新車上市與市場促銷活動將會明顯增多,。汽車廠家為完成產銷目標,必定會想盡辦法吸引消費者,,不遺余力地爭搶市場份額,,對降低產品價格、提高售后服務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由此將有效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拉動車市回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