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3日,滬深兩市共有67家房企發(fā)布年報,累計實現(xiàn)凈利潤接近300億元,較2008年同期增長了七成左右,。與此同時,,這些公司負債總額卻超過5100億元,,有56家公司債務總額明顯增加,,有32家資產負債率在70%以上,。 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2009年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大舉借債,、大力擴張,、大筆賺錢的一年,經歷了2008年的痛楚,、擔憂之后,,開發(fā)商的好日子重新回來,又開始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意生活,。 從很大程度上講,房地產開發(fā)業(yè),,就是一個玩錢的行業(yè),。而中國絕大部分的開發(fā)商,自有資金并不雄厚,,多數(shù)靠銀行借款過日子,。即便有些大型房企并不差錢,但在高價圈地,、高速擴張的“軍備競賽”過程中,,錢永遠都不夠花,通過高負債,,借力高資金杠桿率,,幾乎成為國內房企的不二選擇。 近幾年國內房地產市場一而再,、再而三地教育開發(fā)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且不說2003年到2007年全國樓市的持續(xù)上升期,,但言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與國內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制下,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xiàn)了近十年來罕見的低迷,,此時以萬科為代表的謹慎派房企,,紛紛降低負債率,增加現(xiàn)金流,,以準備“過冬”,,而以保利為代表的央企,卻不斷融資,,提速擴張,,在全國諸多城市高調拿地,。 后來的事實大家都已清楚。保利的逆勢擴張,,獲得了大量的低價土地,,儲備了豐富的優(yōu)質地塊,從而在2009年樓市回暖之后,,在項目開工量和銷售量上異軍突起,,年度業(yè)績和利潤增幅遠遠超過萬科等理性房企。另外還有一個典型案例,,2008年下半年銷售遇滯之后,,綠城并未像很多上市公司那樣對樓盤進行降價促銷,反倒是以較高代價在境外融資,,結果同樣證明2009年綠城的房源充足,,賣出了好價錢,同時也激勵著宋衛(wèi)平高調拿地,。于是乎,,綠城和保利一道,成為中國房地產開發(fā)老大寶座的有力競爭者,。 從我國城市化進程,、經濟增長形勢、人均收入增長,、人口結構上考量,,理性人士都無法否認我國房地產業(yè)還有十幾年快速發(fā)展期,所以前些時候,,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部長都表態(tài):我國住房價格還會再漲20年,。在此條件下,開發(fā)商的好日子似乎還長,。 然而,,從本質上講,房地產市場屬于準資產市場,,而任何資產價格,,從來沒有一漲十幾年而不會下跌的情況。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曾出現(xiàn)過半年的下跌,。但相對于2007年和2009年房價漲幅,上述下跌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就今年的短期而言,,樓市調整、房價下跌,已成為大概率的事件,。自去年12月開始的房地產緊縮式調控,,已使今年一季度全國樓市再次體驗了什么叫低迷。按此推理,,隨著市場的降溫,2008年下半年那種讓房企資金緊張,、甚至是潘石屹喊出“房企百日劇變”的情形,,會否發(fā)生,已經再次成為懸在諸多開發(fā)商,、尤其是高負債率房企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都知道央企不差錢,所以3月16日,,兩會剛一結束,,北京便有三塊“地王”花落央企,但近日“78家央企被令退出房地產業(yè)”的緊張局勢,,讓房企深切感受到此番調控,,并非玩虛的。另外,,國土資源部一再表態(tài)整治土地市場的亂象,,甚至上海市將土地出讓金的全部繳納時間進一步壓縮到一個月內,已使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大手筆圈地的開發(fā)商感到資金也有些不順手了,。 香港地區(qū)的房地產市場,,比大陸要成熟很多,一批香港地產商可謂經歷過七八個上上下下的房地產市場周期,,所以絕大多數(shù)港資地產巨頭,,都把資產負債率控制在50%以下,低至30%左右的絕非少數(shù),。皆因他們知道市場下跌時現(xiàn)金流的重要性,,若當前大陸開發(fā)商動輒70%~80%的高負債率,遇到香港1997-2003年樓市危機,,把小命丟掉,,絕對是大概率的事。 去年下半年全國地價飆升,、地王頻出之際,,房地產開發(fā)商中,也有個別憂心忡忡的地產商人,,比如王石,、潘石屹、易小迪等,,而他們的共同特征是,,都經歷過1993-1994年海南地產泡沫的破滅,,以及1998-1999年的樓市冬天。2010年,,中國樓市注定是調整的一年,,對于開發(fā)商而言,2009年的高利潤不再,,而2009年留下來的高負債,,卻是塊“難啃的骨頭”。明智者,,當思降價促銷,,回籠資金頂要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