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貶值,、次貸危機、創(chuàng)紀錄的糧食和能源價格以及全球性的熊市將世界經濟推向危險邊緣的關鍵時刻,,率先采取負責任行動來穩(wěn)定區(qū)域乃至世界經濟的是特里謝領導下的歐洲央行,,而非伯南克執(zhí)掌的美聯儲。世人不禁要問:作為全球經濟主導力量的美國,,在憑借自身的金融特權低成本掠奪他國財富長達60年之后,,在本國經濟已經到了寅吃卯糧的境地,為何依然沒有展現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美國何以能夠屢屢成功“綁架”他國為其外部負效應極大的經濟發(fā)展模式“買單”,?全球經濟走向穩(wěn)定乃至健康發(fā)展的出路在哪里?
其實,全球經濟之所以被美國牽著鼻子走,,除了當今世界尚無一個可以平衡美國影響力的國家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64年前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獲得了以本國貨幣作為世界貨幣的特權,,也就掐住了他國經濟的“七寸”,,并形成了當前世界經濟的兩極結構,即消費在美國,,投資和制造在美國以外的世界,。盡管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美國對世界經濟的絕對統(tǒng)治地位有所削弱,,但是憑借戰(zhàn)后建立起的機制化霸權即美國通過左右一系列國際組織,、機制和聯盟建立起來的秩序范式,美國在力量相對削弱的情勢下依然能夠主導國際金融秩序,。
眾所周知,,美國經濟在1980年代就已經嚴重失衡了,雙赤字的不斷擴大,,使得美國必須尋找不斷補充經常性逆差的來源,,以確保其資本項目下的順差。于是在1990年代,,美國利用其話語霸權大肆炒作新經濟概念,,通過資本市場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金輸入美國。并憑借其國家信譽,,吸引日本和中國等國大量購買美國的國債,,間接地支持了美國的經濟繁榮。另一方面,,自1994年墨西哥危機以來,,美聯儲每遇到金融危機爆發(fā),都習慣性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來救市,,結果卻造成了全球流動性過剩以及對世界經濟穩(wěn)定構成嚴重威脅的對沖基金的涌現,。
而隨著科技股泡沫破滅和“9·11”事件發(fā)生,美國資本市場引資功能開始減弱,。在這種情勢下,,美國政府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雙管齊下。一方面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連續(xù)大幅降低利率,,2001年,,美聯儲連續(xù)11次降息,“打開了貨幣的水龍頭”,,向市場釋放出大量的流動性,,最終克服了因為股市泡沫破滅造成的市場恐慌。然而,美國的利率連續(xù)幾年實際負利率,,美元在市場上供大于求,,致使美元貶值。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在財政上大幅減稅,,減稅總計達1.35萬億美元,鼓勵消費與投資,。過剩流動性通過新的信貸工具流向房地產市場,,許多過去買不起房的美國人也開始貸款購房。上述措施在締造了美國經濟的表面繁榮之后,,也導致了美國房地產泡沫的膨脹,,最終釀成了影響全球的次級債危機。
次貸危機爆發(fā)后,,美聯儲為了防止經濟衰退,,挽救陷入危機的美國金融體系,采取了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注入了大量流動資金。現在看來,,美國有意為之的美元貶值是美國為了對外輻射周期性風險,、在全球范圍內分攤次貸成本的重要方式。而由于短期內美元危機的爆發(fā)缺少時間和制度性底蘊,,因此沒有哪個國家敢于輕易拋棄美元,。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在全球每天價值3萬多億美元的貨幣交易中,,有85%以上涉及美元,,雖然這一比例較2001年的90%有所下降,但目前尚無別的貨幣能夠替代,,足見美國經濟策略的霸道程度,。
特別令他國憂慮的是,近年來,,美元連續(xù)貶值,,加上房地產泡沫的破裂,資金又離開美國房地產市場和信貸市場進入大宗商品市場,,成為推動商品通脹的主要力量,。事實上,自美元貶值開始后,,石油價格便不斷上漲,。在沒有出現石油供給危機的情況下,石油價格在投機資本的炒作下竟然暴漲到接近每桶150美元。盡管高油價給美國自身也帶來影響,,但在美國的策略組合中,,美元貶值可以化解國內石油價格上漲帶來的負面壓力,而對世界大多數國家來說,,高油價卻是一種赤裸裸的掠奪與煎熬,!
可見,在美國的占優(yōu)經濟策略下,,全世界某種程度上似乎又回到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美元本位框架下,,美國的高消費、低儲蓄,,新興經濟體的高儲蓄,、低消費,由此累積的大量順差,,又以美元資產的方式不斷回流美國,,新興市場國家既從實物上補貼了美國,還從資金上支持了美國,。因此,,繼續(xù)保持現行的國際經濟秩序是美國的國家核心利益所在,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并擴大其相對于其他競爭對手的領先優(yōu)勢,。而只要這種狀態(tài)能夠持續(xù),,美國是不大可能真正采取負責任的行動來維護全球經濟穩(wěn)定的!
改革現有國際金融制度,,是使全球經濟擺脫美國占優(yōu)策略的關鍵,。俄羅斯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已經發(fā)出了相關呼吁,但僅僅呼吁是不夠的�,,F在是全球有關國家共同行動起來,,打破美國對世界經濟的“劫持”,重建國際經濟秩序的時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