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未來,有樂觀論者,,也有悲觀論者,。中華元智庫創(chuàng)辦人張庭賓在其新著《美元復興十年?or中國痛苦十年,?》中大膽預言就代表了目前一股較為悲觀的判斷: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2010年歐債危機,中國若把控不好,,或將是下一個危機爆發(fā)地,;未來十年,美元復興,,中國必須高度警惕20世紀90年代日本那樣前車之鑒,。
之所以“美元復興十年”導致了“中國痛苦十年”,張庭賓的直接邏輯是貨幣因素:“由于政府大規(guī)模消費和投資浪費的頑癥,,加上國企未能成功改造成充滿活力的民營企業(yè),,造成雙重流動性緊縮,因而不得不借助外商直接投資維持繁榮增長,;當外商直接投資和貿易順差增長達到頂峰的時刻,,不得不以人民幣升值吸引國際熱錢投機而維持虛幻繁榮增長�,!敝缘贸觥爸袊鴩鴥攘鲃有曰究亢M饬魅氲馁Y金來維持”的結論,,根源還在于我國的“貨幣雙發(fā)”機制,中國企業(yè)出口,,獲得美元貿易順差,,或者是國際熱錢投機中國的美元,都要被央行強制接手,,按照當時的美元人民幣匯率,,向國內發(fā)行等量的人民幣基礎貨幣,進入國內金融和經濟系統流通,。
問題在于,,外部輸血式的增長總有走到盡頭的那一天。隨著跨國公司獲得了對中國市場的相對壟斷后,,開始源源不斷地向母公司回流利潤,,特別是美國再工業(yè)化和推行TPP對中國實行進口替代,我國的出口面對著空前嚴厲的處境,,一些企業(yè)甚至連本金也在外流,。而隨著美國經濟復蘇,美聯儲開始緊縮貨幣,,美元將步入復興通道,,熱錢借道人民幣升值獲利的動力消失,外加中國經濟可能面對的石油,、糧食和地緣政治危機的沖擊,,國際熱錢或將大量外流。屆時,,人民幣對外升值而對內貶值的現狀,,也許就將變成人民幣對外大幅貶值和對內大幅升值,流動性的萎縮將進一步逼空我國的內需,、民生,、企業(yè)和經濟。
憂患意識,,任何時候都不能淡化,,而所有悲觀的預言,從歷史的長河來看,,都是一種清醒劑,,對于形成對經濟發(fā)展的正確判斷是萬不可或缺的。更何況,基于人民幣貶值可能導致大量外資外逃進而對我國經濟產生巨大沖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而這樣的估計,,是有其實際意義的,雖然人民幣的前景事實上未必如此悲觀,。但是,,我國長期對國內企業(yè)和國民個人實施的強制結算匯制度,確實是造成貨幣超發(fā)的重要原因,。2008年修訂后的《外匯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企業(yè)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可自行保留或者賣給銀行;2011年起,,企業(yè)出口收入可以存放境外,,無須調回境內。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明確表示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同時,,央行行長周小川也一再說,將有序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qū)間,,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以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如此看來,,基于外匯管理造成的我國貨幣超發(fā)問題,,在未來是可以逐步解決的。
而從人民幣走勢的內外環(huán)境來看,,未來一個時期內,,人民幣不僅貶值的可能性較小,而且還可能繼續(xù)處于升值通道,。從外部環(huán)境來看,,一是全球資本流動呈現多向加速的特征,資本從我國單向流出的可能較�,�,;二是在國際收支的經常項目方面,我國主要是對美國貿易順差較大,,而對大多數貿易國都已是逆差,,這反映到中美貨幣之間的匯率上,必然是人民幣升值,;三是隨著12月7日世界貿易組織第九次部長級會議達成“巴厘島一攬子協議”,,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再朝前邁出了一步,這對中國意味著可以減少13.2%的貿易成本,,按出口額計算,,這將使我國每年增收2800億美元,,出口順差擴大會帶來人民繼續(xù)升值的壓力,賺錢效應及資本套利沖動會促使熱錢流入,,從而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升值,。
再看國內環(huán)境,一是隨著新一屆政府反腐敗力度的加強,,政府自身消費大幅下降,;二是在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新觀念下處理政府,、市場與社會的關系,,允許民資和外資控股國有企業(yè),12月13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把防控債務風險列為一大任務,,要求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嚴格政府舉債程序,之前各地已經相繼出臺嚴控政府投資的規(guī)定,,這都是逐步解決政府資本主導投資回報率過低的問題的實際步驟,;三是隨著我國金融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的步伐的加快,民營資本將大步進入銀行和保險(放心保)行業(yè),,當下已通過國家工商總局注冊核準的民營銀行已達20多家,,隨著流動性分布格局逐步變化,中小企業(yè)的融資需求與國有大銀行的授信缺口之間的矛盾將在一定程度得到緩解,,這也將逐步增強我國內生的流動性,。
至于作者有關中國爆發(fā)經濟和金融危機已經在所難免的預言,則多多少少也有“陰謀論”的底色,。在他看來,,中國新一輪“苦日子”開始于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的“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美國威逼利誘中國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把人民幣變成美元駛出沼澤的犧牲品和墊腳石的心機昭然若揭”,,由此也就帶來了國內流動性的緊縮,從而造成了“股災與世界工廠休克”,。接下來的“四萬億”投資計劃,,錯失了經濟轉型升級的機遇,又導致了樓市泡沫和人民幣匯率泡沫的爆炸式膨脹,。而“阿拉伯之春”引發(fā)的中東內亂,,極可能由美國、以色列襲擊伊朗造成石油危機升級,,及其可能帶動的糧食危機,,都將引發(fā)中國嚴重的輸入性通脹,對房地產泡沫產生重大沖擊,。如果此時做空國債期貨,,國債利率暴漲導致房貸利率跟著漲,勢必刺破中國的“房地產泡沫”,以及導致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隨著一起硬著陸,。
“美元復興十年”的判斷,,筆者基本上是贊成的。頁巖氣革命帶給美國的能源獨立性,,科技創(chuàng)新優(yōu)勢帶給美國再工業(yè)化的利好,,主導《跨太平洋戰(zhàn)略經濟伙伴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而來的美國貿易逆差的日益改善,以及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帶來的獨一無二的財富國際置換能力,,都已使美國經濟復蘇有了足夠的支撐,。而且,照此趨勢,,美元復興極可能不止十年,,估計會有更長的周期。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盡管作者有關中國經濟可能陷入危機的預言,尚待時間來檢驗,。其“危言聳聽”卻也并非杞人憂天,;其對美國的分析,也可以作為一面鏡子,。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中美可以不只作為相互的另一面而存在。競爭無處不在,,亞里斯多德曾說過:“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是一種禍害,,而不知道自己的過失是一種病痛�,!睆倪@個角度來說,,本書最大的價值,或許就是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過失并懂得控制自身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