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的危局,,是從人民幣升值開始埋下的,,從四萬億救市急劇惡化的,。
21世紀之初,由于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其戰(zhàn)略重心轉移到打擊恐怖主義,;加上隨著互聯(lián)網推廣,跨國公司在地理上的有效管理半徑擴大,,尋找最便宜的制造基地成為其共識,,中國因為廉價、勤勞,、守紀律的勞動力,,以及廉價的土地、資源和環(huán)境價格,,再加上中國對外的超國民優(yōu)惠待遇,,從而使中國成為全球制造業(yè)的首選基地,遂成為世界工廠,,被納入跨國公司的全球產業(yè)鏈中,。
與此同時,中國推進房地產市場化,,隨著土地招拍掛制度,、住房貸款制度的實施推廣,,加上國民改善住房條件的強烈愿望,,開始推動了一輪中國房地產的大牛市;這一牛市在2005年7月人民幣升值后被國際熱錢火上澆油,,巨量熱錢到中國投機使人民幣單邊升值,,樓市因為其貸款杠桿放大功能,加上其容量巨大,,成為國際熱錢的重要投機市場之一,。
從2000年開始,中國在世界工廠機遇,、房地產市場化,、人民幣升值引發(fā)國際熱錢流入等三大推動力下,進入了一個經濟增長和資產泡沫的超級繁榮期,。這一繁榮在2007年10月,,以股市上證指數創(chuàng)出6124點歷史高點為標志達到頂峰,中國政府和百姓在2007年享受了一場財富和繁華的超級盛宴。
然而,,世界上沒有午餐是免費的,,更何況是如此超級盛宴。中國雖然獲得了世界工廠機遇,,但是跨國公司憑借自身雄厚實力,,加上擁有超國民待遇,控制了中國大多數產業(yè)鏈,,不僅使大量國企破產倒閉,,使中國民營企業(yè)也大多淪為其加工車間,利潤率被外資控制在極低的狀態(tài),,令中國制造很難獲得自主創(chuàng)新的資本積累,,中國企業(yè)在諸多行業(yè)中無法形成龍頭企業(yè)以消除惡性價格競爭,這在汽車行業(yè)尤為明顯,。這為中國商品屢屢遭到反傾銷等貿易保護,,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十分艱難埋下隱患。
人民幣升值和樓市泡沫更是埋下了巨大禍端,。在2007年1月,,本人就撰文《警惕2007熱錢,為2008醞釀新亞洲金融危機》,,警告人民幣單邊加速升值將引發(fā)全球熱錢投機中國,,急速推高中國的資產泡沫,特別是股市和樓市,,并在2008年奧運會前后做空它,。2008年4月,進一步撰文《中國“世界工廠”會不會休克》警告,,由于人民幣升值,,帶動生產要素價格大漲,加上2008年以來央行連續(xù)緊縮流動性,,中國制造將面臨大規(guī)模破產倒閉的危機,。2008年8月,更是出版了專著《反熱錢戰(zhàn)爭》(中國經濟出版社),,警告國際熱錢在中國央行貨幣緊縮政策下做空中國的圖謀,。
人民幣升值和樓市泡沫大大提高了中國制造的成本。土地和房價大幅攀升,,抬高了企業(yè)廠租成本和人工成本,;由于中國為世界生產,導致原材料進口大增,,國際投資者炒作中國繁榮概念,,將大宗商品價格推到驚人的高度,從2001年年底到2008年年中,美原油,、倫敦銅和美玉米最大漲幅分別為721%,、496%和263%。加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21.56%,,這都給中國制造增加了巨大的成本——由于中國制造產業(yè)集中度很低,,在制造環(huán)節(jié)無法形成有效的談判能力,在與下游歐美成熟壟斷的銷售系統(tǒng)(代表是沃爾瑪)博弈中,,很難向下游轉嫁成本,,不得不承受和消化大部分成本,企業(yè)利潤迅速縮水,。
與此同時,,2008年央行貨幣緊縮和A股大跌令眾多企業(yè)流動性枯竭。從2007年年底開始,,央行以抑制股市過熱為由,,連續(xù)通過發(fā)行央票和調高存款準備金率收縮貨幣,給股市以沉重打擊,,而國際熱錢利用TOPVIEW工具,,巧妙地以低成本做空A股,使A股上證指數從2007年10月最高的6124點,,狂跌到2008年10月最低的1664點,,市值損失了24萬億元人民幣。這不僅使上市公司融資能力大跌,,更使經受不住股市誘惑的企業(yè),,在股市高峰投機者損失慘重,加上央行全局性緊縮,,2008年第三季度開始,,珠三角和長三角企業(yè)出現了大范圍的休克停產狀態(tài)。
股市從2007年的大起到2008年的大跌,,受損的不僅是中國制造,,中國股市投資者在這輪超級過山車行情中,,特別是2007年以后入市的新股民,,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在股市高峰時,,國際熱錢將其低價買入如今已為天高價格的股票,,與新股民的現金進行交換,完美離場,,而將中國股民套牢在峰頂之上,,完成了一次驚人的財富乾坤大挪移。打個比方,在2006年年初,,熱錢100萬元和國民某人100萬元均是現金,,價值相當,然而熱錢購買了股票,,某人儲蓄存款,;至2007年10月,100萬元的股票價格漲到500萬元后賣出,,存入了銀行,,至2008年10月為510萬元;而某人對股市財富效應后知后覺后終于忍無可忍,,將106萬元的儲蓄本息取出,,購買了股票,至2008年10月,,隨著股市大跌,,這106萬元股票市值跌到了35萬元。也就是說,,2006年年初某人與熱錢同等價值的財富,,如今某人財富僅為熱錢的6.8%,或者說熱錢財富已經變成了某人的14.57倍,。
這為中國內需盛極而衰埋下了伏筆,,回顧歷史我們會發(fā)現,2007年那一年恰恰是中國居民消費增幅最高的一年,。
四萬億救市之殤
錯誤仍在繼續(xù),。
央行的第一個錯誤是從2005年7月以來固執(zhí)地堅持金融教條——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國內緊縮,結果引發(fā)巨量熱錢投機中國,,2007年資產泡沫大爆發(fā),;第二個錯誤是,在2008年不斷緊縮貨幣,,造成股災和世界工廠休克,,卻一路漠視,堅持錯誤,,直到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
2008年年底,,在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央行和宏觀調控當局由原來極度自信轉為極度恐慌,。本人卻以為大可不必,,因為這是在意料之中的——在2005年12月30日,,本人就撰文《2006危與機:美國懸念與中國速度》預測,接下來的兩年美國很可能陷入衰退或更糟糕的境地,,原因是石油危機和人民幣升值導致進口商品上漲,推高美國通脹,,引發(fā)房地產金融危機,;2007年7月30日,撰文《我們將見證一個動蕩的金融時代》進一步確認美國金融危機,。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中國世界工廠雖遭遇休克,,但中國產業(yè)集群優(yōu)勢在全球短期內無可替代,中國反而可以由此獲得戰(zhàn)略機遇,。
“中國有可能成為這一輪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贏家”,本人在2008年10月撰文《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有可能率先筑底》指出,,中國完全沒有必要過分恐慌。此次金融危機是金融衍生品的危機,,危機將這些垃圾金融衍生品打回原形,使作為真實物質財富的資源,、制造,、銷售的真實價值回歸,這意味著對“世界工廠”的價值向上重估,。從全球政治經濟大棋局來看,,中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戰(zhàn)略機遇期,。目前世界各主要大國對中國的需求均超過了中國對其的需求。在貨幣金融上,,中國已成為歐美間的平衡者;在地緣政治上,,中國已成為俄美間的平衡者;中國還是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間的平衡者,。
關于世界工廠休克危機的應對治理方案,,本人于10月13日撰文《金融大危機倒逼改革大攻堅》建議如下思路:對于一個被撞傷失血的休克病人,“正確的治療方案是怎樣的呢,?當然是先搶救輸氧輸血(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打一針鎮(zhèn)定劑來穩(wěn)定其大起大伏的情緒(平準基金救股市),,然后給他一些補品,讓他恢復到準康復狀態(tài)(固本培元的擴大內需),。病人身體條件初步改善后,,就要對其注射血管疏通劑加快其血液流動(擴大金融業(yè)對內開放),,并開始督促其運動呼吸,使萎縮的四肢變得更加強壯(扶持本土優(yōu)勢企業(yè)整合行業(yè)資源),,隨著全身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改善,協(xié)調運動重新平衡體內營養(yǎng)分布,,頭部和腑臟也相對減肥(行政體制改革),最后全身機能都越來越協(xié)調有力,,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也更加強大(建立社會保障系統(tǒng))。
此外,,本人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對策,,包括徹底放開小額貸款公司準入(《中國應允許創(chuàng)辦一萬家中小信貸公司》),;力薦推出創(chuàng)業(yè)板,,參照美國納斯達克的制度設計,,使其成為全球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和環(huán)保循環(huán)經濟的孵化中心(《中國創(chuàng)業(yè)板可成全球新能源革命主戰(zhàn)場》,2008年2月25日,;《推創(chuàng)業(yè)板會強化中國“避風港”效應》,2009年3月5日),。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是中國轉危機為契機,、解除國民后顧之憂、釋放內需的關鍵,,其中醫(yī)療體制改革難度最大,。鑒于當時各方勢力對醫(yī)改思路爭執(zhí)不下,易入歧途的困境,,本人在2008年12月18日撰文《醫(yī)療體制改革建言:有效理順七大關系》指出,醫(yī)改能否成功有兩個關鍵點,。第一,清晰界定公共醫(yī)療與社會辦醫(yī)的邊界,,凡是市場能辦的交給市場,,對社會辦醫(yī)實行準入制,自主經營,,實行事后嚴格追懲制度,但公共資源嚴禁在社會醫(yī)院使用,;公共資源只能用在公立醫(yī)院,除醫(yī)護人員的基本工資外,,醫(yī)保資金由原來補醫(yī)院(供方)為主轉為補需方(患者),,以促使公立醫(yī)院間相互競爭,,提升技術,,優(yōu)化服務,。第二,解決醫(yī)保資金的來源,,從外匯儲備中劃撥資金,,或出售央企股份獲得大量啟動資金,將土地和礦產這些全民財富的收入的相當比例劃撥給社�,;稹�
然而,在對世界工廠休克危機和美國金融危機后知后覺后,,特別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GDP快速下滑,宏觀調控者在慌亂之中完全喪失了冷靜的自我定位,,喪失了對中國面臨戰(zhàn)略性機遇的理性判斷,沒有抓住機會深化改革,,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扶持產業(yè)龍頭,,培育未來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而是由一個緊縮極端轉入了超級寬松和不惜代價救市的極端,,中央政府短期內推出了四萬億元的救市計劃,帶動全國十八萬億的投資,,主要投向鐵路,、公路和基建項目,尤其導致了樓市泡沫的爆炸式膨脹,。
時至今日,,中國大多數城市的房價比2008年又上漲了一倍有余,,終于將中國的樓市泡沫在2013年推成了全球第一大資產泡沫,。人民幣匯率也在2013年被推成了全球最后一個最大的匯率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