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覺得很不好,,平淡、直白且硬邦邦,,生怕是連篇累牘的說教和絕對正確的理念,。價值觀那么虛的東西,,稍不留神就會寫得大而無當言辭浮夸。尤其是在上一本《我用一生去尋找》里面,,潘石屹談?wù)摰暮芏嘣掝}就是偏形而上的,,讓人覺得有點虛。這讓讀者們不得不捏了一把汗,。
沒想到我竟然一下子就看進去了,,書中的潘石屹更像一個講故事的“西北老農(nóng)”,他語言平實,,沒有虛華的詞藻修飾,,他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光,挨餓的饑荒歲月,,被同學們批斗抹了一頭一臉鼻涕口水的苦痛經(jīng)歷,;他回憶自己想要走出去的念頭是怎么萌生的,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坐火車的難忘記憶,;他回憶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萬通六君子所經(jīng)歷的那個“大時代”,,他們是怎么在市場不成熟,,連公司法都沒有的大環(huán)境下堅持誠信,堅持理想的,;他回憶他和張欣相識相知的點點滴滴,,一個西北農(nóng)村出來的窮孩子和一個出生在北京接受國外教育的女孩子幾經(jīng)磨合的經(jīng)驗教訓;他評說生命中重要的那幾個人,,例如任志強和王石,,回憶他們是怎么不打不相識的,他們之間的異同是什么,,還有他們的奇異友誼是如何保持的……
一樁樁一件件,,過去的時光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種講述形式,,倒是和莫言的領(lǐng)獎詞《講故事的人》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者說,,這是他們那一代人所特有的共同經(jīng)歷,,是深植在他們生命中的文化基因。他們的經(jīng)歷,,現(xiàn)在看起來是如此的具有魔幻現(xiàn)實主義色彩,,潘石屹講到,早年間他和馮侖王功權(quán)坐在保利大廈旁邊的小攤子上吃飯,,吃土豆絲和炒白菜,,談的動輒是上億的大買賣,,例如計劃收購北京電影制片廠和哈爾濱的紅博地下商城,可是吃完飯之后,,還對兩三塊的土豆絲感到肉疼,。潘石屹說,這是因為他們都是窮學生,,突然有了錢之后,,反而沒有錢的概念了,收購項目的花費還不如貴了幾毛錢的土豆絲給他們的感覺更直接,,更刺激�,,F(xiàn)實永遠比電影更荒誕,也更超現(xiàn)實,。
前段時間我接觸到一個項目的總經(jīng)理,,來自SOHO中國的銷售團隊,他接手的是一個爛尾樓,,按常理來說,,這樣的項目都是以價格優(yōu)勢來吸引客戶�,?墒撬麉s把重點放在項目本身,,裝修的材料他全都選擇環(huán)保的材料,供暖系統(tǒng)和供水系統(tǒng)都按著國內(nèi)最高標準來,,造價蹭蹭往上漲,,想要低價出售完全不可能。結(jié)果開盤三個月,,這個每平價格高出周邊項目近1000元的項目,,已經(jīng)消化掉了60%。他說這些都是跟著潘總學的,,要想達到自己和客戶雙贏的局面其實很簡單,,就是把自己對理想之家的全部追求都放進去,就當要搬進去住的人是你自己,,按這種思路打造的項目,,客戶又怎么會不買賬?讓客戶切切實實的感受到環(huán)保的好處,,比空洞的談環(huán)保更容易得到認可,,也會刷新其他地產(chǎn)商的傳統(tǒng)認知,,帶動整個行業(yè)的進步,。
對他們來說,自己和社會顯然還有諸多局限,,這是時代的缺陷使然,�,?墒撬麄兿啾绕鸫蠖鄶�(shù)批評他們,或者說拿他們開涮的人明顯生活得更積極,,也更有創(chuàng)見,,他們是在活生生改變這個時代的人,就像《阿司匹林》里有句臺詞說:“可供選擇的答案永遠都這么少,,而且這么不稱心如意,。我對自己說,這是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的命運,。你只能在一個可遇的范圍內(nèi),,選擇一條看起來還湊合的出路�,!�
多年以后,,馮侖張羅過萬通六君子的重聚飯局,潘石屹提到,,大家都很精神,,穿著很干凈,也都沒發(fā)福,,在飯局上還是沒有統(tǒng)一的意見,,為了一件事爭論得不可開交�,?墒谴蠹叶己芨吲d,,因為他們還是保持了當年的理想主義色彩,他們還是有自己所要堅持和完善的東西,。他們不虛浮,、不輕信、不沉淪,,他們有社會責任感,,有樸素的人生理想和“善”的理念,這,,也許就是潘石屹的價值觀,,也是那一代人的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