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仁明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來在兩岸報刊發(fā)表的專欄文章,這些文章因目光犀利或直中心懷,逐漸引起熱議,,影響不俗,。文章分為六輯:“躁郁時代”、“臺灣現場”,、“志士修行”、“禮樂文明”、“文化興邦”,、“教育之道”,令人嘆服地指出當今知識分子受困于理論牢籠,、整個社會困頓于產業(yè)膨脹的現實及其深層成因,,并指出這些問題如何造成精英階層與民間大眾的脫節(jié),如何又殃及教育疾重疴沉,;同時,,作者又基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生命實感,給出走脫困境的可行之路,,他的文字以士者情懷,,允諾了一個安穩(wěn)的現世,喜氣的人間。
本書尤為難得之處在于,,作者無論觀察社會,,針砭時弊,還是描摹世情,,兼說文藝,,皆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母體出發(fā)。他寄身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二十余載,,終能與之相感相親,;于是他談傳統(tǒng)文化,能真切,,能動情,,能與生命相激蕩,與現實相對應,。他還原出中國文化最為光明且親和的一面,,如日出山谷,氣象一新,;如鄉(xiāng)音悅耳,,安穩(wěn)人心。
臺灣的文壇巨擘隱地先生曾贊譽作者文章“絕對大氣”,,本書同樣延續(xù)了這個品質,,無論對當下物化的時代,還是荒失的人心,,皆有不可估量的深遠意義,。
本書附贈《對話與問答》別冊,收錄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討論,,所涉及的皆是今人感同身受的現實問題,。而作者游刃有余、娓娓道來的對答,,令人感嘆:唯能解答人們的現實困惑,,才見學問之真實不虛。
作者簡介
薛仁明,,1968年生于臺灣高雄縣茄萣鄉(xiāng),,祖籍福建漳州,臺大歷史系,、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畢業(yè),。曾長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十八歲時且因之休學半年,。十九歲開始,,有心于儒釋道三家,,關心的焦點,是文化之重建與生命之修行,。
2009年4月,,傾十年關注之力,出版《胡蘭成·天地之始》,;繼而出版《萬象歷然》(2010年),,被譽為“絕對大氣之書”;隨后《孔子隨喜》(2011年)面世,,還原孔子的活潑本色,,有人稱之為“使孔子出土”。
2011年開始,,陸續(xù)在上海的《東方早報》與廣州的《時代周報》開辟以中國文化為主體的專欄,,并曾在臺灣最重要的兩大報刊文化版面《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和《聯合報?聯合副刊》長期發(fā)表專文,影響漸盛,,聲名日廣,。讀書人和知識界將越來越認識到,這是一位無法繞開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