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節(jié),,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書店。門廊上掛起了數(shù)盞大紅燈籠,,貼上了火紅的中國春聯(lián)“歡天喜地過新年,,迎春接福千秋盛”。在一個名為“Discover
China”(發(fā)現(xiàn)中國)的專柜,,醒目地擺放著上百種翻譯成英文的中國圖書,,讓來來往往的旅客駐足觀看。一位法國女孩翻閱后買下了
《中國龍年》,,“今年是中國龍年,,在巴黎我已經(jīng)看了好幾次舞龍表演,想知道背后的文化,�,!彼f。
這是今年1月11日開始,、為期3周的2012年
“閱讀中國——全球春節(jié)圖書聯(lián)合展銷活動”中的平常一幕,。今年,已是上海新聞出版發(fā)展公司與跨國分銷,、零售巨頭法國拉加代爾公司第二次攜手合作舉辦全球范圍的此類活動,,包括法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等16個國家和地區(qū),,覆蓋38個國際機場和27個火車站,,共計204家知名品牌書店參與。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200多種,、8.4萬余冊外文版中國文化圖書,在春節(jié)前后陪伴世界各地讀者“閱讀中國”,。
圖書,,架起了一座橋梁,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讀者閱讀中國,。
“再過幾天就是中國春節(jié),這是給孩子最好的新年禮物”
“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優(yōu)秀文化,,與世界其他國家人民共同構(gòu)建了人類的精神家園。你們把包括中華文化在內(nèi)的人類優(yōu)秀文化,,通過你們在全球的商業(yè)網(wǎng)絡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世界范圍內(nèi)傳播,,值得稱贊和尊敬,。”
——摘自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的祝賀信
剛從歐洲回上海的上海新聞出版發(fā)展公司總經(jīng)理王有布,,回想起“閱讀中國——全球春節(jié)圖書聯(lián)展活動”感慨良多,。作為一名中國的出版人,他見證了中國圖書這些年來從“在外國書店里看不到”,,到“放在不起眼的角落”再到“受到外國人歡迎”的全過程,。腦中回閃最多的,是一幕幕感動瞬間,。
春節(jié)前夕,,瑞士日內(nèi)瓦機場,。一位出差回家的父親在Payot書店選了一本
《過新年》,,準備作為送給孩子的春節(jié)禮物。這位父親說:“再過幾天就是中國春節(jié),,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慶�,;顒印D菚r,,給孩子這份新年禮物是最好的,。”在這次展銷的圖書中,,兒童繪畫本《過新年》一書暢銷不衰,,經(jīng)多次重印,印數(shù)達2.3萬冊,。故事講述了中國小女孩小美和她的一家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還講述了春節(jié)的來歷。
春節(jié)期間,,巴黎火車北站(歐洲最大的火車站,,日均客流有五六十萬人次)Relay書店。一位讀者對英文版《中國書法導讀》愛不釋手,,盡管行李很多,,但他最終還是買了一本。他說,,雖然自己不懂中文,,但中國的書法非常美,讓他想到了西方的抽象畫,。這本書里的英文很詳細,,不僅介紹了書法作品美在哪里,還可以看出東方的思維方式和審美特點,。
在法國戴高樂機場書店,,一位店員拉住了上海新聞出版發(fā)展公司的工作人員,。他說,很多旅客都很喜歡這幅喜氣洋洋的對聯(lián),,對聯(lián)上的書法很好看,。工作人員跟他介紹了“歡天喜地迎新年,迎春接福千秋盛”的意思,。他高興地點頭說,,祝福我們的世界和平。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美籍華人張女士業(yè)余開了一家公益性中文學校,,一兩百人的學校一直爆滿。這次,,她將“閱讀中國”活動展銷的一些圖書,,作為課外讀物介紹給學生,很受歡迎,。春節(jié)期間,,美國當?shù)匾患译娕_邀請她走進直播間,和大家聊中國的書籍和文化,,在隨后一個多小時的聽眾互動環(huán)節(jié),,電話從未間斷。
法國拉加代爾公司中國區(qū)總經(jīng)理伍德,,則對英國的一家人印象深刻,。在巴黎的火車站,這家人準備返程回倫敦,,看到了“閱讀中國”的專柜,,個個喜歡,最后三代6口人買了8本書,,包括《中國茶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國旅游熱點》等,。他們說:“我們沒去過中國,,對中國的了解僅限于媒體,但真的很有興趣,,我們希望更多了解中國的文化歷史,,知道中國人是怎么生活的�,!�
“看到西方書店書架上陳列著親手出版的圖書時,,熱淚盈眶”
“我們曾為西方圖書市場沒有正面?zhèn)鞑ブ袊幕鴳崙嵅黄剑覀冊鵀榫庉嫹g出版中國文化走出去產(chǎn)品度過無數(shù)不眠之夜,,我們曾為建設進入西方的主流銷售渠道經(jīng)歷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我們還有看到西方書店書架上陳列著親手出版的圖書時熱淚盈眶的真情流露,。”
——上海新聞出版發(fā)展公司總經(jīng)理王有布
機場和交通樞紐的門店都是“寸金之地”,,因為有人流量大,、圖書品種數(shù)少而集中、讀者群體更新快且不重復這三大特點,,成了出版商爭奪的高地。
上海新聞出版發(fā)展公司與法國拉加代爾服務公司聯(lián)手舉辦的“閱讀中國”春節(jié)圖書聯(lián)展,,就是順應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對中國產(chǎn)生興趣的趨勢,,積極推廣中國文化,同時也努力給雙方創(chuàng)造一定的商機,。法國拉加代爾服務公司春節(jié)聯(lián)展項目負責人厄德·法布雷曾說:“世界各地的人們正在對中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希望了解中國文化,還有很多人正在學習漢語,、學寫漢字,。特別是一些迫切希望到中國旅行的人們,,一定會在書展上有收獲,�,!薄爸袊推阶呦蚴澜纾澜缈春冒l(fā)展的中國,,這既是一個美好的大趨勢,也是文化需要承擔起說明的使命,。”王有布回應,。
通過圖書讓西方了解中國,讀懂中國,,這著實是個不易的命題。以上海新聞出版發(fā)展公司編輯出版外語版《文化中國》叢書為例,,《清明上河圖》是很多中國人都很熟悉的作品,但該怎樣向西方讀者呈現(xiàn)這樣一幅精品,?
在內(nèi)容上,,為方便讀者,特別那些不熟悉中國的西方人理解作品,,文字通俗易懂、大信息量是兩條首要原則,。編輯設計是細致描述每個場景,畫冊的每一頁上都有明確的腳注,。例如,有一頁上畫著一艘大船,、一位騎在馬背上的婦女以及一家飯店。這幅畫的下面這樣解釋:“這家臨河的飯店,,店屋的篷檐伸出,用欄桿來架設臨水的部分,,擺上了桌椅,既擴展了店面,,又方便了船上的顧客上船就餐,還有很好的觀景效果,。在店門前,伙計正在用竹竿撐起彩帶錦旗,,招徠顧客�,!�
在裝幀上,考慮到該作品傳統(tǒng)的卷軸形式,、由右至左的閱讀方式,編輯設計理念采用中西合璧的裝幀形式,。剛拿到手中,它看上去是一本普通的西式裝幀的畫冊,,打開后方知:每一頁均可被拉開拉直,全書被展開后,,一幅完整的宏偉長卷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800多年前熱鬧繁華的中國城市生活躍然紙上。但每頁下方,,配以該頁圖像的縮略圖,,用紅色的線框為文字解釋“定位”,,具體化、細節(jié)化,、直觀化。
如今,,該書不僅進入了國外機場、火車站書店,,還進入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書店等,�,!肚迕魃虾訄D》再版了兩次,,也已經(jīng)售罄,美國當?shù)貓蠹埌l(fā)表名為《中國歷史珍藏的卷軸》的評論稱:“如今,,每個人都可以欣賞到中國藝術瑰寶《清明上河圖》了�,!�
展銷活動的準備工作足足做了6個多月,包括物流,、印刷,,針對每個國家不同的規(guī)定和習慣的相應調(diào)整,,圖書位置的擺放等,。為了在書店現(xiàn)場營造濃濃的春節(jié)氣氛,,中方人員采購了120余個龍玩偶、50余個燈籠,、近70副對聯(lián)。為了讓各地市場了解紅燈籠的使用方法,,中方人員專門拍攝了視頻,指導店員安裝,。同時,根據(jù)當?shù)厥袌龅囊笾谱骱�,、臺卡,、跳跳卡等多種視覺產(chǎn)品,展出聯(lián)展的主題形象,,最終裝了幾十箱,,送到參展各國。
“一個只能出口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的國家,,成不了世界大國”
“孔子,孔子,人人都在討論孔子,�,?缭搅�2000年,孔夫子‘活躍’在東方人、西方人的唇齒之間,。”
——聯(lián)合國經(jīng)社部戰(zhàn)略規(guī)劃司司長內(nèi)維德·哈尼夫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它是心靈和情感的橋梁,比政治交流更加久遠,,比經(jīng)濟交流更加深刻。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了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一個只能出口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的國家,,成不了世界大國,。”
對此,,王有布感慨說:“中國文化走出去,,是個漫長而艱難的歷程�,,F(xiàn)在外國讀者已不再滿足于一些表象的元素和符號,而是需要更深層次的東西,。市場不斷發(fā)生變化,我們一直在探索、漸進,、踐行。利用歐美主流成熟分銷渠道,,按照國際慣例運作,,已成為中國圖書融入世界的必由之路,�,!�
法國拉加代爾服務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跨國圖書發(fā)行零售商,在全球交通樞紐有3000多家書店,。在中央和新聞出版總署的直接推動下,,上海新聞出版發(fā)展公司通過拉加代爾公司在全球交通樞紐的書店,開始批量銷售圖書產(chǎn)品,。2009年配合法蘭克福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在法蘭克福機場的17家書店展銷了外語版的中國圖書,。2010年,,在澳大利亞7個城市的27家機場書店舉行了外語版的中國圖書推廣活動,。2011年春節(jié)之際,雙方合作在全球首次借歡慶“中國年”之際,,開始舉行主題為“閱讀中國”春節(jié)外文版的中國圖書聯(lián)展,。
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工作人員說:“中國出版社的圖書很難進入西方人的書店,,我們能做成這樣非常難得。文化交流需要細水長流,,圖書是個很好的傳播媒介,。”法國拉加代爾公司北美公司的項目負責人表示:“(聯(lián)展)在重要市場的零售網(wǎng)絡,,向忙碌的北美人介紹了一個生機勃勃、獨一無二的中國,。”在巴黎北區(qū)火車站,,僅幾天就賣出十幾本中國文化的圖書,。“于丹的關于孔子著作的書是我們書店的暢銷書,�,!边@位不茍言笑的書店負責人認真地說。
王有布一直記得,,在法國一家博物館門口,,遇到了一群法國中學生。一位女孩在同伴的鼓勵下,,有些生澀地說:“你好,!”她說,父母說學習中文會讓她有好的未來,。在位于塞納河畔的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管朱民老師說,,這里不僅開設不同水平的漢語課,,還開設了書畫,、氣功,、養(yǎng)生、民族樂器,、茶藝等課程。這些收費的培訓現(xiàn)有學員800多人,。看了“閱讀中國”活動的圖書后,,他們希望邀請圖書作者到那里舉辦講座,舉行圖書展銷,,讓中國文化的傳播內(nèi)容更豐富,途徑更立體,,效果更深入。
面對此次展銷中兒童類,、語言類、文化類等相對淺顯的讀物更受歡迎的情況,,王有布坦言:“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必定是由淺入深的過程,,中國作家也需要逐漸地以群體亮相世界,,我們還將策劃推出語種更豐富的中國圖書,。我們愿意做‘文化走出去’中的泰山挑夫,,讓世界領略中國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