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則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知與不知,差距是很大的,。譬如說,,我們看《美麗心靈》,知道了納什,知道了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知道了那個患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的數(shù)學家納什獲得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當然,,不管是道聽途說還是人云亦云,也不管是深陷于媒體轟炸還是沉入于信息海量,,我們由此知道了“納什均衡”,,知道了“戰(zhàn)略博弈”,甚至還知道了“霍特林模型”,。如果說這個“知道”但求停留在“聽說過”或者“大概如此”的地步,,那么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準知道分子了,然而事實上,,捫心自問,,你真能知曉其中全部道理嗎?所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左右皆通無一精通大概也就這個意思了,。
有一次問我的朋友,你懂博弈論嗎,?他爽快地回答道,,當然了,博弈論不就是“囚徒困境”嘛,!然后開始猶如黃河決堤般地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話說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殺,財物被盜,。警方后來抓到了兩個犯罪嫌疑人,,并從他們的住處搜出被害人家中丟失的財物。但是,他們都矢口否認曾經(jīng)殺過人,,辯稱自己先發(fā)現(xiàn)富翁被殺,,然后只是順手牽羊偷了點兒東西。于是警方將兩人隔離審訊,。檢察官說:“你們的偷盜罪確鑿,,所以可以判你們1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個交易,。如果你單獨坦白殺人的罪行,我只判你3個月的監(jiān)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10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檢舉,,那么你就將被判10年刑,,他只判3個月的監(jiān)禁,。但是,,如果你們兩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們都要被判5年刑,。”顯然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結(jié)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兩人處于隔離的情況下無法串供,這樣兩人都選擇坦白的策略因此被判5年,。
“其實,,博弈就是在信息非對稱下關(guān)于策略選擇的學問�,!边@是我這位朋友對博弈論下的定義,。儼然一副經(jīng)濟學專業(yè)人士的樣子,而事實上當我“不給面子”似地進一步問到什么是納什均衡,,什么是非合作博弈,,以及它們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他開始指東打西,,轉(zhuǎn)移話題——“學新聞的就是善于辭令呀,!”
博弈可不是拋銀幣,非此即彼純粹看運氣,。其實作為一門學科,,倘若系統(tǒng)地學習博弈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對所學者要有很高的要求,。然而致力于“經(jīng)濟學平民化普及”的王則柯先生卻有一個希望:希望通過比較淺顯的例子和故事普及博弈論的一些知識和方法,,闡發(fā)博弈論一些思想和原則。
《博弈論平話》是王則柯在1997年《南方日報》同名專欄文字的結(jié)集,。貫穿著專欄文章短小,、凝練、樸實,、詼諧的文風,,本書從囚徒困境、價格大戰(zhàn),、慕尼黑談判,、諾曼底戰(zhàn)役,、所羅門王斷案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博弈論基本理念和方法,。
著名經(jīng)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說:“要想在現(xiàn)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碑斎唬P(guān)鍵是看你最終以怎樣的態(tài)度來治學了,,畢竟“博學不能使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