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侃侃吶,,要不是讀到你的新作《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說實話,,我真快把你給淡忘了,。
不清楚你為啥抽空會去寫書,,而且一發(fā)不可收拾。眼前的已是第二本了,,一年前出版的《像戀愛一樣去工作》據說還賣得很火,。從你的自序中感覺得出來,你還樂得其所,、樂在其中,,你說,“我也可以斗膽地說自己的副業(yè)是個業(yè)余暢銷書作家了”,,不管怎樣,,得恭喜你、祝賀你,。
同樣是業(yè)余爬格子的,,你的成就又再次超越了我,怎叫人不羨慕嫉妒恨呢,?
為什么要用“又”,?個中緣由你應該了解。就在5年前,,“80后創(chuàng)業(yè)”作為一大社會現象,、時代議題被中央電視臺(也可以理解為國家政府)正式提出來,而你,,還有李想,、戴志康、高燃,、鄧迪,、張鶴翔、鄭立,、趙寧,、陳曦等人,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典型(或“典范”),,被大肆報道宣傳,。
知道嗎,那時候的你們就是80后一代人的商業(yè)偶像,,雖不至于頂禮膜拜,,但足以引來無數的掌聲、致敬和效仿,。尤其是你,,加上李想、戴志康,、高燃組成
“四大80后創(chuàng)業(yè)新貴”,、“年輕的億萬富翁”,這是多么偉大的成就,多么至高的榮耀啊,。你們年紀輕輕就攀至巔峰,,實屬不易,其實太難,。
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國內著名的《中國企業(yè)家》雜志做了一期關于你們的封面故事,取名“生于80年代”,,而文中的幾句“年輕多么可怕”或“數字技術改變了這一代人的命運”,,是如此富有想像和渲染的煽情。
我也清楚地記得,,我曾當即寫下一篇《他們生于80年代,,我們也是》的文章,鼓勵自己公司的員工以你們?yōu)榘駱�,,積極地向你們學習,;我還清楚地記得,從你們的成功案例上,,我看到了一種可能性,,即在創(chuàng)意產業(yè)初期并不一定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同時要力求做到兩點,,一為內容的創(chuàng)新突破;二為媒介的暢通無阻,。當然,,我還清楚地記得,我們商業(yè)方面的前輩,、老大哥,,萬科的王石評價說,盡管你們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展現出令人振奮的精神和趨勢,,但現在就定義你們?yōu)椤拔磥碇袊虡I(yè)的脊梁”顯然為時尚早,。
年輕是什么
畢竟是有閱歷、有沉淀的人說出來的話呀,,王石的結論其實也正是我那個時候一方面歡欣鼓舞(從你身上汲取的靈感和信心),,一方面有所保留(考慮到你的成功不可復制)的原因。我始終覺得,,我們要面對的問題不少,,很多正是出于我們年齡太小、資歷太淺以及經驗太缺,。
是的,,我承認,計算機以及互聯網的出現,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低成本,、零門檻的創(chuàng)業(yè)平臺,,只要有想法,只要前期經營得當,,很有可能一紙商業(yè)計劃書就能換來上百萬乃至更多的投融資,。這若放在以前,對老一代創(chuàng)業(yè)者,、企業(yè)家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話要說回來,,在商言商,,生意終歸是生意,商場終究是戰(zhàn)場,。面對來自老男人,、老江湖甚至老狐貍的競爭,以及某些不可預測的風險因素,,如政治,、政府、政策等,,我們這點年紀,,哪怕再有更多的激情、理想,、勇氣,、決斷、專注,、創(chuàng)新,,我們能支撐多久?
不要否認,,年輕是資本,,也是短板。侃侃,,相信你對我這句話一定是頗有體會,、感觸良多吧。
事實上,,你還算好,。盡管跟昔日的合作伙伴,也是助你一臂之力的國企中國航天無情決裂,,但你沒有被打趴下,,也沒有灰心喪氣,。
如你所講,現在正參與投資某健康顧問管理公司,,并出任首席運營官——這說明,,你尚有良好的心態(tài),未被盛名負累,,但愿你不要落入“早早出名未成大器”的人生不幸,。而你的其他三位伙伴,我說的是“四大新貴”的其余三人,,李想,、戴志康和高燃。
一個從老板淪為了高級打工者,,一個被騰訊收購得到了一筆可觀的收入,,一個則退出江湖鮮有消息。
與此同時,,那些5年前在國內名氣不如你,,甚至不曾聽聞的80后創(chuàng)業(yè)者現在卻聲名顯赫、如雷貫耳,,他們是——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Groupon的安德魯?梅森,WordPress的馬特?穆倫維格,,iContact的瑞恩?阿里斯和艾倫?霍頓,,Foursquare的納文?塞爾瓦杜萊。
偉大是熬出來的
在感嘆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之余,,我好奇的是,為什么同樣做互聯網和IT業(yè)的,,他們起來了,你們卻下去了,;他們依然在堅守,,而你們卻改行了。難道僅是三十年河東與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
我當然能明白你的苦衷與心情。畢竟我也是創(chuàng)業(yè)過,,革命尚未成功,,目前正在努力的同路人。另外,,特別是看了你的新書后,,對于創(chuàng)業(yè)上的酸甜苦辣,、不堪回首我們有了更直觀和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多了一種經驗上的認同和分享,。
但就書論書,,客觀地講,你這本新作除了你個人“發(fā)家史”和“血淚史”之外,,還有更深刻的東西嗎,?沒有。你總不能把真實當料,,把真誠當寶,,一味地憶往昔、悟當下吧,。
盡管你的那句“少看賊吃肉,,多看賊挨打”以及把書取名“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的舉動,足夠表明你在而立之年,,有對創(chuàng)業(yè)更為成熟和理性的見地:它高風險,、低成功率,充滿了坎坷挫折和不確定性,。
恕我直言,。在文字上,你真算不得好手,。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故弄玄虛,,往往,神神叨叨數千字,,只有一句是骨頭,。還有,寫創(chuàng)業(yè)指導類的書,,光一個嬉笑怒罵,、快意激情是不夠的,它還要有思想性的高度,、智識性的深度以及普遍性的廣度,。
在這方面,我向你推薦一些書吧,,是我之前讀過的,、還覺得不錯的:如羅納德·科恩和特里·伊洛特的《讓世界為我打工》、杰西卡·利文斯頓的《創(chuàng)業(yè)者:全世界最成功的技術公司初創(chuàng)的故事》,,何飛鵬的“自慢系列”,、邁克爾?格伯的《創(chuàng)業(yè)必經的那些事》(1、2),、馮侖的《野蠻生長》等,。
看到了吧,,別說是經商做生意,即便是讀書寫作都是要相當的積累和沉淀的,。侃侃,,你現在應該是明白了,所以你會在書中對那些青蔥少年以諄諄告誡,,讓他們不要盲目學你,,更不要輕言放棄學業(yè)。好吧,,在這一點上,,年紀再一次讓你變得成熟理性,因而更具智慧光芒,。相信我,,我們繼續(xù)努力,精彩依舊可期,。畢竟,,你我現在都愈發(fā)明白:偉大是熬出來的。
(作者系杭州攝眾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