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中國不怕:徐滇慶論匯率、貿易戰(zhàn)與糧食安全》作者徐滇慶近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國內有必要破除對經濟制裁的恐慌,,中國沒有操縱匯率,中美之間也不會打貿易戰(zhàn),,中國不存在糧食危機,,中國更不會受到經濟制裁。
研究針對經濟制裁的應對策略
記者:您寫這本書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徐滇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經濟規(guī)模躍居世界第二,。但是,,樹大招風!世界上大多數人為中國的發(fā)展和成就喝彩,,可是也有個別人對中國挑三揀四,,甚至不斷地發(fā)出經濟制裁的威脅,可以說經濟制裁的幽靈一直在國門外徘徊,。
2010年,,美國的克魯格曼等學者指責中國操縱匯率,美國一群議員聯(lián)名要求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山雨欲來風滿樓,,會不會再來一次經濟制裁?而在各種經濟制裁中,,中國人最擔心的恐怕就是糧食制裁,。2008年,國際市場糧價暴漲,,“糧食危機”,、“糧食戰(zhàn)爭”等字樣頻頻出現(xiàn)在各類媒體上。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海外有些人趁著糧價暴漲之機將污水潑向中國,“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再度沉渣泛起。
于是,,三個看起來似乎并不直接相關的課題被串聯(lián)在一起:匯率之爭會不會引起貿易戰(zhàn),?貿易戰(zhàn)會不會威脅到中國的糧食安全?對于外來的壓力和挑釁中國人民從來就沒有低過頭,,可是我們較少看到對于經濟制裁原理和策略的分析研究,。
只有對經濟規(guī)律了解更深,才能有備無患,,采用正確對策,,降低成本,在應對各種挑戰(zhàn)的同時加快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本書試圖研究和探討貿易戰(zhàn)的基本原理和應對策略,,提高大家的危機意識,未雨綢繆,。只有積極做好應對各種危機的準備,,才能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中國沒有操縱匯率
記者:有人說中國是“匯率操縱國”,,您怎么看,?
徐滇慶:在世界最大的50個經濟體中,中國的經常項目占G D
P的比重為3.37%,,排名第13,。目前有7個國家(地區(qū))的經常項目占G D
P的比重高于5%。不知道某些人為什么跳過了前12名,,專門盯上中國,,認為中國是“匯率操縱國”。
按照一般的理解,,如果某個國家通過變動本幣兌外幣的匯率,,從而使得貨幣向有利于本國的方向流動,這個國家叫做匯率操縱國,。是否通過調高或調低匯率來牟利,,這是確認貨幣操縱國的一個重要準則。退一萬步說,,如果中國玩弄操縱匯率的手法,,那么應當在對美貿易中通過不斷貶值來擴大對美出口�,?墒�,,眾所周知,近年來中國人民幣是持續(xù)升值的,,“匯率操縱”一說從何談起,?
有人可能會說,,人民幣對美元雖然沒有發(fā)生變化,可是對其他貨幣卻貶值了,。之所以出現(xiàn)這個問題是因為美元貶值了,。人民幣盯住美元,才導致對其他貨幣相對貶值,。說了半天,,幣值變動的原因是美元,。如果美元保持堅挺,,人民幣和其他貨幣的匯率也必然維持穩(wěn)定。由于人民幣盯住美元,,如果說有人操縱匯率,,那么只能是美國人。怎么能反過來說中國操縱貨幣,?
有人以為,,低估匯率就可以增加出口,多賺錢,,發(fā)大財,。如此說來,莫非只要窮國貨幣貶值就可以富起來,?倘若如此,,擺脫貧窮就太簡單了,世界上就沒有窮國了,。恰恰相反,,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匯率穩(wěn)定,。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匯率制度,,一個國家采取何種匯率制度取決于該國的貿易、金融,、經濟狀況以及預期達到的目標,。世界各國的央行都以穩(wěn)定幣值作為主要目標。如果本幣的幣值不穩(wěn)定,,就是央行的失職,。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過程中,匯率形成機制還有待改革,。而中國選擇什么匯率機制,,這取決于中國人民的利益。
匯率之爭不會引起貿易戰(zhàn)
記者:您怎么看待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否出現(xiàn)新的貿易戰(zhàn),?
徐滇慶: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以機械設備、服裝、玩具,、家具,、鞋帽等為主要。由于美國的平均工資比中國高22倍,,事實上,,如果在美國生產這些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生產越多,,虧損越高,。中國和美國在進出口貿易上處于互補狀態(tài)。
倘若中國降低匯率,,只會使得中國商品變得更便宜,,有利于美國的消費者,而絕對不會損害美國的就業(yè)機會,。傾銷必然是以對方的產業(yè)為目標,,打擊對方的產業(yè),爭取市場份額,。如果對方根本就沒有這些產業(yè)或者不生產這些產品,,那么就談不上什么傾銷。如果中國制造的產品對美國產業(yè)并沒有什么損害,,那么有什么理由指責中國操縱貨幣,?
說到中美之間會不會爆發(fā)一場貿易戰(zhàn)?這要看美國有沒有這個能力,。1950年美國全面封鎖中國,。在那個時候,美國經濟規(guī)模遠遠超過中國,。經濟制裁中國對美國沒有多大傷害,。可是,,時過境遷,,美國不是當年的美國,中國也不是當年的中國,。老皇歷翻不得了,。
譬如,美國給中國商品施加10億美元的懲罰性關稅,,這些懲罰將分散到成千上萬種商品身上,,很難監(jiān)管。拿雨傘為例,,如果雨傘廠的老板是新加坡人,,當他看到“中國制造”的雨傘要被征收懲罰性關稅,,他將雨傘運回新加坡,貼上“新加坡制造”的標簽再出口,。美方如何才能確定這把雨傘的原產地,?美方一網下去,也許會撈到幾條小魚,,可是漏網之魚肯定不少,。
如果中方針鋒相對,回敬美方,,也征收10億美元的懲罰性關稅,。這個懲罰性關稅必定落在有限幾家公司頭上。用不著專家,,普通老百姓都能區(qū)分波音飛機和空客飛機,,一打一個準,。中方的監(jiān)督實施成本很低,,打擊準確度很高,而且打擊力度集中,,在美國會造成很大的沖擊波,。
中國出口商品基本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和美國貨并不形成競爭格局,。打壓中國出口并不能給美國商品開拓市場,。實際上美國朝野對此早有清醒的共識。
中國不存在糧食危機
記者:您怎么看待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
徐滇慶:判斷是否缺糧的指標是糧價的波動,。如果出現(xiàn)糧食短缺現(xiàn)象,農貿市場的糧價必然上漲,。從各種指標判斷,,中國的糧食產量持續(xù)上升,人均糧食,、肉類,、水產、水果的消費量持續(xù)上升,,糧食庫存充足,,集貿市場上糧價穩(wěn)定,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在不斷下降,,中國的糧食安全沒有問題,。
2008年,國際市場糧價暴漲時,,中國國內糧價并沒有漲,。從數據來看,,2008年全球糧食生產總量并沒有減少,人均糧食擁有量也沒有減少,,全球也并不缺糧,。出現(xiàn)糧食供應問題的只是局部的一些國家。
記者:中國是否面臨被實施糧食制裁的威脅,?
徐滇慶:當前,,根本就不存在對中國實施糧食制裁的可能。但是,,為什么在民間和官方有很多人特別害怕糧食制裁,?這是由于他們缺乏知識,缺乏信息,,不了解中國抵御天災和外部沖擊的能力,,也不了解世界谷物供給的潛力。要破除對糧食危機的恐懼,,還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
第一,,要提倡嚴謹的學風。
第二,,進行外貿多元化,。應當推進國際貿易多元化,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不要在國際貿易中過分依賴某個大國,。
第三,保證農業(yè)結構調整的彈性,。無論如何,,對外開放之后中國的土地一寸都不會少。如果認為有可能出現(xiàn)糧食制裁,,要設法迅速增加谷物種植面積,。中國農民祖祖輩輩種糧食,駕輕就熟,,只要土地還在,,改回來種糧食,毫無問題,。
第四,,節(jié)流挖潛。需要預先做好對抗糧食制裁的準備,,盡力推遲糧食危機爆發(fā)的時間,。如果能將糧食危機爆發(fā)的時間推遲到下一個收獲期,也就在事實上排除了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