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張身份證,一百元押金,,你就可以從自助機櫥窗展示的400多本圖書里,,挑選最多5本書。 一按,、一刷,、一取,整個借書,、還書過程不到10秒鐘,。 不用遷就圖書館的開閉館時間,更不用多花一分錢…… 2008年4月23日,,全國首臺“自助圖書館”亮相深圳圖書館北門,。這個長約4米、高約2.5米,、寬約1.5米的“鐵皮大家伙”,,正是深圳圖書館自主創(chuàng)新高科技產品——“城市街區(qū)24小時自助圖書館”。機器的正面有一個三層的書架,,書架旁有“身份證感應區(qū)”,、“讀者證感應區(qū)”、“插卡/出證口”“出書口”等,,周圍貼著“功能介紹”,、“操作提示”等標示。機器側面,,則是一個帶有鍵盤的“圖書館查詢系統”,。 據了解,這種機器有申辦新證,、自助借書,、自助還書、圖書續(xù)借,、預約登記,、預約取書、查詢服務,、預付款充值,、繳納欠款等功能,并且可以“持二代身份證申辦讀者證”,。專家稱其為繼傳統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之后的“第三代圖書館”,市民更親切地稱呼它“家門口的圖書館”,。
吐出來的是知識
“城市街區(qū)24小時自助圖書館”是深圳在大力推進“圖書館之城”建設進程中文化與科技相結合的產物,。 深圳圖書館館長吳晞介紹,“城市街區(qū)24小時自助圖書館系統”是由深圳圖書館自主創(chuàng)新,、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它以自助圖書館服務機為窗口,為市民提供人性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圖書館服務,。它實現了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真正扁平化,體現了完全意義的延伸服務——地點延伸,、時間延伸,、窗口服務延伸、資源延伸,、網絡延伸等,,真正體現了保障民眾的基本公共文化權益。在管理理念,、技術應用,、服務模式上均屬國內首創(chuàng),在世界圖書館領域也無應用先例,。 除借,、還書及辦證功能外,自助圖書館的設計上還具有圖書借閱的預約,、申辦圖書證、圖書查詢等功能,。通過按鍵和觸摸屏幕進行操作,,如銀行ATM機一樣方便。首都圖書館館長倪曉建親切地把它稱為“圖書ATM機”,;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煥文更把它看作是繼傳統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之后的“第三代圖書館”;國際圖聯主席,、斯泰倫博什大學圖書館與資訊服務高級總監(jiān)艾倫·泰塞在深圳參觀時表示,,“這種自助圖書館模式即使在西方國家也并不多見,由此可見深圳圖書館建設理念超前,�,!�
首創(chuàng)“深圳服務模式”
“自助圖書館”的問世創(chuàng)造了多項世界第一:世界第一臺遠程圖書借閱機、世界第一臺預約圖書借閱機等,。該項目去年6月通過了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主持的全面驗收,,于10月獲文化部第三屆“文化創(chuàng)新獎”,并被列入首批國家文化創(chuàng)新工程,。 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表示,,“24小時自助圖書館”是深圳大力推行圖書館建設進程中思路創(chuàng)新的產物,有效地提高了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了管理創(chuàng)新,,為圖書館體制改革探索了新路;實現了圖書館建設模式創(chuàng)新,,為統籌規(guī)劃圖書館布局,,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專家表示,全面推進自助服務技術的“深圳模式”在公共圖書館領域,,無論是理念還是發(fā)展程度,,都領先于全國。圖書館堅持公共,、公開,、公益、共享,、平等,、自由的公共圖書館核心價值與服務理念,充分保障和實現民眾,、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圖書館權利和閱讀權利,,可以稱得上是“新世紀中國公共圖書館精神的復興”。
未來3年達到300臺
2010年2月,,“城市街區(qū)24小時自助圖書館”悄然亮相首都圖書館,,全天候圖書借還服務得到北京市民的廣泛好評;世博會前夕,,新穎別致的“自助圖書館”陸續(xù)落戶上海陸家嘴,、淮海路等繁華街頭,為上海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此外,,該系統已于近日獲得5項專利并引入西安、合肥等城市的自助圖書館建設中,,與英國,、法國、韓國等國圖書館的合作也已展開,。 這種被市民稱之為“永不關閉的圖書館”目前遍布深圳六區(qū)的社區(qū),、街道,范圍涉及大型社區(qū),、工業(yè)區(qū),、商業(yè)區(qū)、城中村及地鐵樞紐等人口稠密地區(qū),,實現了圖書館在服務領域上的延伸,,圖書館突破空間限制來到了讀者身邊。據統計,,自深圳首臺自助圖書館投入使用以來,,共辦理讀者證1.54萬張,服務讀者51萬人次,,處理文獻130萬冊次,。40臺自助圖書館借書量占深圳圖書館在館借書量的17.49%,,占市各級公共圖書館圖書外借量的8%,此外還有以前沒有借閱記錄的7000多冊圖書也被重新利用,,激活館藏達到38%,,達到了“為讀者找書,為書找讀者”的效果,。 吳晞表示,,未來3年內,自助圖書館的建設規(guī)模將達到300臺,,逐步完成網絡化,、星羅棋布的自助圖書館服務體系,為市民構筑起一個便捷的圖書借閱網絡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