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可工作升遷需精心培育,職場之路需努力耕耘,。昨有《工作DNA》,、《自慢:從員工到總經(jīng)理的成長筆記》可參閱,今有《將才》可品讀,。三本書皆為臺灣知名企業(yè)高管所寫,,寓意深遠。
兩撇招牌胡子,穿著永遠整整齊齊,,這是一派名士作風的臺灣聯(lián)強國際公司總裁杜書伍的標準裝扮,。據(jù)說,杜書伍一直留著兩撇胡子,,是因為聯(lián)強集團創(chuàng)辦人苗育秀的一句話:“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梢�,,杜書伍作為職場新人時,很“遵照”上司“旨意”,。
華文出版界著名出版人,,大塊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郝明義把不同階段的職場中人用三種動物來比喻:鳥、駱駝與鯨魚,,對應的是:職場新人,、中層干部與高層主管。杜書伍在新著《將才:讓年輕人少奮斗5年》中,,則把不同階段的職場中人用兵,、士、將來對應,�,?傊殘鲭A梯都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向上,。杜書伍認為所有的成就必然都需厚實的積累,具體到職場而言,,專業(yè)才能的培養(yǎng),、心智的成熟與人生經(jīng)驗的積累都逐步完善,職場升遷路線圖才能清晰畫就:從組織基層的“兵”提升為帶兵打仗的“士”,,最后茁壯成長為運籌帷幄的“將”,。
剛進入社會不久的職場新人,就像是一只鳥,。一只剛剛孵化,、開始學習飛翔的小鳥。小鳥的優(yōu)勢,,在于還沒有被環(huán)境,、習慣、條件所局限,,因此各種新奇的嘗試與可能,,都在雙翼之下,。那小鳥的劣勢呢?作為職場新兵,,遵照上司旨意是必要的,,所以,杜書伍很在意的留下了兩撇胡子,。
不過,,杜書伍更情真意切的建議是:職場新人切莫做“碰碰球”。
很多人在工作過程中缺乏深度思考,,缺乏方向感,。他們的人生就好象碰碰球,滾來滾去,,碰撞后就轉彎,,一不開心就大發(fā)脾氣,動不動就辭職不干,。這么一來,,對工作沒有興趣,缺乏成就感,。隨著時間消逝,,專業(yè)實力沒增加,由“兵”升級為“士”的階段難以跨越,。
隨性而為,,頻繁換工作,做“碰碰球”帶來的惡果是:三五年后當我們最終認清職場生態(tài)愿意安定時,,往往已年過三十,,浪費了至少5年“蹲馬步”的時間。
當然,,我們也要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機會是所有人的公交車,不會為了獨獨等你而停下來”,。在《將才》書中,杜書伍用等公交車來比喻實力和機會的關系,,他認為,,我們在前往車站的途中,必須自始至終全速前進,,因為車子走得比人快,。自始至終全速前進就是積累實力、頑強拼搏的意思,。
讀郝明義職場勵志書《工作DNA》,,我們能了解到鳥,、駱駝與鯨魚各自的生存法則。上升為主管的駱駝在茫茫的沙漠中行走著,,上司,,像是沙漠中頭頂?shù)牧胰眨粚傧�,,則是腳底滾燙的沙子,。兩相煎熬,你只能忍辱負重地行走,,默默地行走,。
主管如何能更進一步,成為公司的將才呢,?杜書伍認為,,優(yōu)秀的“士”提升為“將”,關鍵在于“思考習慣”與“任事心態(tài)”,。
“兵”需要做的是低頭做事,,做好手頭工作;升任“士”后,,要抬頭望遠,,帶領所屬部門勇往直前;而成為“將領”,,杜書伍用“獨立積極,,主動思考”來概括大將所需的特質(zhì)。
大將需要具備全面的能力,、成熟的人格特質(zhì),,并已將擴大思考范疇與主動積極負責化為一種習慣。大將思考的是整個公司乃至整個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積極開拓疆土,,并能創(chuàng)造各部門勇往直前的工作任務。這些,,都需要長時間能力的淬煉與賦予任務才能逐漸養(yǎng)成,。
要想成為職場“將才”沒有捷徑,必須踏踏實實地打好根基,,等待戰(zhàn)場出現(xiàn),,積累戰(zhàn)功。閱讀完《將才》一書,,我們能更腳踏實地,,工作方法更得當,目標更清晰,。
《將才》一書還帶來以下啟示:
1,、警惕高薪陷阱
不當職場中的“碰碰球”,,還意味著要警惕高薪陷阱。杜書伍工作四年后,,工作業(yè)績出色,,有公司用雙倍薪水挖他,這相當具有誘惑力,。但當時的杜書伍這樣思考:天下從來不會掉“餡餅”,。這個人出手這么大方,代表他的行事作風不踏實,。這筆錢能拿半年還是一年呢,?最終他經(jīng)受住了誘惑。
2,、職場新人,,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杜書伍在臺灣交通大學讀的是信息科學專業(yè),但大學期間選修了會計,、管理,、營銷以及心理學課程,了解到技術以外的知識,,能做工程師之外的工作,。正因為這樣的扎實基礎,我們才能看到每4年,,杜書伍都能邁出職場一大步,。
臺灣聯(lián)強國際集團是亞洲最大的集電子產(chǎn)品代理、銷售,、物流配送,、倉儲、售后服務為一體的企業(yè),,杜書伍從工程師,、銷售人員等基層崗位做起,三十歲就當上了子公司總經(jīng)理,,四年后又擢升為集團管理處副總經(jīng)理,,又過4年,公司改組,,他成為聯(lián)強國際集團總裁。在他的職業(yè)生涯中,,每隔幾年,,都有一次大的飛躍,。
讀杜書伍的成長歷程印象最深的是,在臺灣ChEERS雜志總編輯盧智芳采訪時,,杜書伍在回答工作之余的娛樂問題時,,坦白到:“工作頭十年,我只看過兩部電影,�,!�
3、善待工作,,就是善待生命
我一直牢記著郝明義在《工作DNA》書中闡述的核心思想:善待工作,,就是善待生命。
其邏輯是這樣的:任何人一天都要為工作花掉至少十個小時,,這十個小時是我們體能,、精神質(zhì)量最佳的十個小時。工作成敗可以不必計較,,但工作是否能自得其樂,,卻必須計較。所以,,善待工作,,就是善待生命。
在《將才》一書中能看到類似的觀點,。杜書伍認為,,許多人根深蒂固地認為工作是痛苦的,休閑是快樂的,,這是極大的錯誤,。“你鉆進工作中,,那種知識的滿足跟喜悅,,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才是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