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憑有多少怨聲與批判,,任憑銷售量如何衰減,,過去幾年來,我國的房價總體水平卻升勢不改,,連創(chuàng)新高,。究竟是什么給了開發(fā)商漲價的底氣?
“多少人進城,、多少人成家……在開發(fā)商那里,,都被換算成了平方米!”在山東省青島市一家公司供職的顧小琴說,,這些所謂的“剛性需求”,,顯然成了開發(fā)商“挾持”市場和民眾的砝碼。
結婚成家“硬指標”
“我們著急買房,,純粹是結婚的形勢所迫,沒有自己的房子,,似乎缺少結婚的那種感覺,!”談起買房的經(jīng)歷,今年10月剛結婚的顧小琴如是說,。之前由于沒房子,,婚期已一拖再拖。
28歲的顧小琴原籍江蘇省南通市,2004年從中國海洋大學畢業(yè)后與男朋友一起留在青島市工作,,婚事也逐漸提上日程,。在買房之前,顧小琴和男友一直租房住,。
“每月600元租了間房子,,一下班屋里除了人就是墻,生活都不方便,,更別談結婚了,,而且租房沒有家的感覺�,!鳖櫺∏僬f,。
為了盡快結婚,去年8月她與男友“集資”,,在離主城區(qū)較遠,、房價相對便宜的四方區(qū)買了一套93平方米的商品房“雖然居住環(huán)境不太好,上班也遠,,但每平方米的售價仍高達5810元”,。
記者了解到,為了買房和裝修,,小兩口花光了10多萬元積蓄,,顧小琴的父母與婆婆家也分別資助了2萬元和5萬元,其余全是銀行貸款,。
盡管每月總收入在8000元左右,,月供2100元、還款期30年的貸款依然讓小兩口“很有壓力”,。顧小琴說“我倆都是農(nóng)村出身,,父母積蓄不多,日常經(jīng)濟開支加上還貸,,經(jīng)濟上比以前緊張多了,,買房后很多方面得限制,生活開支能省則省,�,!�
像顧小琴這樣為結婚買房的年輕人很多。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主要承擔這一“重任”的男青年壓力較大,。部分男青年抱怨說,沒有房子,,處女朋友都成問題,,更別談結婚了,。所以,目前住房已是結婚的“硬指標”,,高房價下買房實在是無奈之舉,。
子女成長“通行證”
子女承載著父母的希望。因此,,為讓子女獲得更好的成長,、就學等環(huán)境,或減輕已工作子女的經(jīng)濟壓力,,出資購房的家長為數(shù)不少,。
老家在赤峰市元寶山區(qū)的邢志勇,父母都在煤礦工作,。他2005年從呼倫貝爾學院畢業(yè)后,,進入伊利集團市場銷售部門任職,每月收入3000多元,。
為了邢志勇工作便利,,也夾帶著催促結婚的意思,去年已退休的父母出了近10萬元首付款,,幫他在單位所在地呼和浩特市金川開發(fā)區(qū)買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
“與部分經(jīng)濟緊張的同事相比,目前我基本沒有啥壓力,,而且買房可以逼迫自己儲蓄,。”邢志勇直率地說,,單位的年輕人多,,平日大伙在一起活動,日�,;ㄤN大,,沒買房之前,基本上是“月光族”,。
“現(xiàn)在經(jīng)濟條件強了,,不能讓孩子也像我們一樣,兩手黑灰地刨食吃,,他們應該有更好的發(fā)展,!”鄂爾多斯市一家煤炭銷售企業(yè)的股東李志軍說。
據(jù)了解,,李志軍每年的收入在三四十萬元以上,。為了讓7歲的女兒享受高水平教育,2007年他耗資50多萬元,,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區(qū)一個小學附近購買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住宅,。
“這價格,當時算很高的了,,因為小區(qū)旁邊的小學教學質量很高,,很多買房的人都是沖學校去的�,!辟I房后,,李志軍一家三口在呼和浩特市落了戶,孩子也轉了學,�,!盎c錢算啥呢?大人活著,,不就是圖孩子能有出息么,?”
品質生活“安樂窩”
“戶主年齡與購房能力成反比,與住房面積及價值成正比,�,!奔易『艉秃铺厥行鲁菂^(qū)的趙新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出了自己的體會,。
“以前省吃儉用,、拼命工作,圖啥,?不就想多攢點錢,,全家過上好日子么?現(xiàn)在年紀不小了,,如果還讓老婆孩子擠在個小屋子里,,攢的錢再多有啥意義?”
趙新民今年40歲,,2007年他以每平方米3700多元的價格,,在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附近購買了一套近150平方米的商品房。
趙新民家過去的房子是從單位分的,,面積不足80平方米,,隨著經(jīng)濟條件的改善,一家人覺得家里越來越擁擠,�,!皟鹤诱埻瑢W開個生日聚會,屋子小得都活動不開,,后來干脆不往家領了,。”
“媳婦也總在耳邊念叨,,說誰家的新房子如何大,、裝修如何現(xiàn)代,,那些喬遷新居的同事們,談起自家的房子也是神采四射”,。幾年下來,,趙新民終于坐不住了“買就買吧,反正手頭有點閑錢,,再說人活著不就圖個舒心和體面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