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0月份中國成品油進口量繼續(xù)從北京舉辦奧運前的高峰水平急劇下降,降到約200萬噸,,是自2005年5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主要是柴油和汽油進口量驟減。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0月份,,包括汽油、石腦油,、航空煤油,、柴油、燃料油和潤滑油等液體石油產品在內的中國成品油進口量降低到201.51萬噸,,在連續(xù)3個月縮減后,,下降一半以上,。 其中,汽油進口量從7月份的60.61萬噸降到僅3.15萬噸,,柴油則由97.24萬噸縮減到8.13萬噸,。在成品油中占多半份額并主要用做小煉油廠原料加工生產柴油和汽油的燃料油進口量也顯著降低。盡管如此,,需求減慢和煉廠供應增多使中國成品油市場供過于求,,新增煉油能力被迫推遲投產。 由美國金融危機引發(fā)的經濟蕭條已迅速蔓延到其它發(fā)達國家,,出口導向型的中國經濟也深受其害,。從鋼鐵到塑料,出口訂單減少導致工廠減產甚至停工,,汽車銷量滑坡,,貨物運輸減少,用電需求下降,,使得燃料消費降低,。 中石化專家表示,從9月份開始,,中國成品油需求增長明顯放緩,,成品油降價的預期也制約了下游用戶的購買需求。政府最近力圖以投資拉動需求,,支撐經濟增長,,但短時間內難見成效。成品油需求增長減弱的趨勢估計至少要等到來年二季度以后才有望扭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