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中亞天然氣管道日前正式開工。這條國際能源大動脈,,由中國石油分別與烏茲別克油氣公司和哈薩克斯坦油氣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共同興建,,但承擔管道先期設計任務的,則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員們,。 “這條管道全長1801公里,,西起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穿越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進入中國,�,!敝袊吞烊粴夤艿拦こ坦究偨�(jīng)理董旭說,“在管道經(jīng)過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有山區(qū),、沙丘、水網(wǎng),、蘆葦,、荊棘灌木、自然保護區(qū)等多種地形地貌,,踏勘和設計任務十分艱巨,。” 在國內(nèi),,要完成此類勘察設計任務多采用航空攝影測量,,也就是三維遙感測量,西氣東輸就是采用的這種方法完成的測量,。但中亞天然氣管道卻完全不同,,要求科技人員必須用雙腳去實地勘察。 曾經(jīng)參加過非洲撒哈拉沙漠勘察的王福東,、代云清,、方廣杰組成了中亞管道踏勘領導小組,帶領勘察人員進入“絲綢之路”的重鎮(zhèn)——阿拉木圖,。在那里他們打下了A1000號中線第一樁,,拉開了測量的序幕,。他們背著10多斤重的GPS儀器采集數(shù)據(jù),進行實地勘察,,在長達100多天的勘察時間里,,經(jīng)歷了哈薩克最寒冷的冬季,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他們艱難前行,,繪制出完全和實際相符合的地形地貌圖,給后期的線路設計提供完整的第一手資料,。 在穿越鹽沼地的一次勘察時,,踏勘隊員楊文生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GPS沒電了,這時天已黑了下來,,沒有GPS導航,,他只能憑記憶往回走。危險發(fā)生了,,楊文生一腳踩進鹽沼地,,整個人向下沉去,勘察經(jīng)驗豐富的他一動不動,,大聲呼喚著同伴的名字,,卻只能聽到自己的回聲。望著被黑暗籠罩的死寂的鹽沼,,他從貼身的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張他和妻兒的合影,,對親人的思念給了他無窮的力量,憑借GPS上那根2米長的測桿,,只有上半身露在外面的楊文生一點點往外掙扎,,在爬出鹽沼的那一刻他昏了過去。不知過了多久,,兩個來尋找他的同伴把他喚醒,,三個人緊緊擁抱喜極而泣…… “每一條管道線路都是技術人員冒著危險一步步勘察出來的,不了解地形地貌,,就不知道管放在什么地方更安全,,放在什么位置最節(jié)約投資�,!背袚@次勘察任務的王福東說,,“我們吃點苦不算什么,反而因一生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而知足”,。正是有了這樣強烈的責任感,神圣的使命感,崇高的榮譽感,,讓他們有了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動力,。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公司的技術人員用心血和汗水圓滿完成了任務。一位技術人員指著0.3平方米大小的一張地圖說:“這就是我們110天所做的工作,,這樣的圖紙我們能有幾百張,。圖看似簡單,但這些密密麻麻的圈圈兒,、點點兒和數(shù)字是我們110天奮斗的結果,。如果不到實地去測量、計算,、思考根本就畫不出圖來,。” “中亞天然氣管道,,預計2009年底實現(xiàn)單線通氣,2010年實現(xiàn)雙線通氣,。這條管道還將與同期建設的西氣東輸二線銜接,,對我國能源安全意義重大�,!敝袊图瘓F公司副總經(jīng)理廖永遠說,,“管道建成投產(chǎn)后,我國天然氣消費比重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可提高1到2個百分點,,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億噸,、二氧化硫排放144萬噸、煙塵排放66萬噸,、氮氧化物排放36萬噸,。這條管道對我國優(yōu)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清潔能源保障能力意義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