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收就收完整的”,,這是國內(nèi)收藏投資者的傳統(tǒng)理念,。
收藏者一般以器物完整無缺為準(zhǔn),,對于傷殘器向來不屑一顧,這其實是十分遺憾的,。傷殘器同樣具有獨特的收藏意義與價值,,尤其是精殘器——器型基本完整、工藝水平一流,、材質(zhì)精良,、只有微小瑕疵的藏品,它們的歷史,、文物,、藝術(shù)、研究和經(jīng)濟價值更是不容忽視,。
學(xué)會欣賞殘缺之美
真正懂得收藏和審美的人,,不只會欣賞完整的美,更懂得感受那種攝人心魄的殘缺之美,。
傷殘是歲月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那些雖殘猶美的器物,會給人以刻骨銘心的震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聞名于世的希臘斷臂女神像維納斯,。我國著名的西漢青銅器馬踏飛燕剛出土?xí)r也是殘器,如果不是被大文豪,、考古學(xué)家郭沫若及時發(fā)現(xiàn),,估計也只能落得明珠蒙塵的悲慘下場。
完整的東西不一定美,,而美的東西也不一定完整,。一件藏品雖然局部殘缺,只要它還保留著基本器型和主體紋飾,,就具有藝術(shù)欣賞價值,,就會給人以美的享受。對于收藏者來說,,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傷殘,,才能讓他們摒棄金錢方面的考量,以更加淳樸的意念注視它的藝術(shù)本質(zhì),。
傷殘器是初學(xué)收藏者最好的“老師”
收藏者買進藏品,,僅僅是完成了采購員的工作;把藏品安置好,,也只是盡到了保管員的職責(zé),;要使自己的收藏水準(zhǔn)有所提高、有所成就,還要爭取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研究員,,由藏家轉(zhuǎn)變?yōu)樾屑液蛯<摇?
傷殘器是初學(xué)收藏者最好的“老師”,,在收藏成熟階段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標(biāo)本。對于初涉收藏領(lǐng)域的人來說,,了解藏品的基本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見實物,。讀書十遍不如見真品一次,,這是眾多藏家的切身體會,也是學(xué)習(xí)藏品鑒定的必由之路,。
傷殘器多是開門見山,、一目了然的真貨,具備一定知識的初入道者很容易辨識,,買回家后也可作為學(xué)習(xí)研究的實物標(biāo)本,,從而達到鍛煉眼力的目的。另外,,古玩市場上傷殘器的仿冒贗品相對較少,真品率較高,,也有利于保護藏家的健康收藏心理及收藏積極性,。
精殘器拍賣價格不斷上揚
行話說,“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邊,不值半分錢”,。但近幾年,,隨著人們收藏觀念的日益多元化,加之市面上的精品越來越少,,精殘器的投資收藏價值也開始受到市場的關(guān)注,。
在國內(nèi)舉行的一些小拍上,精殘器的成交數(shù)量不斷增加,,價格也不斷上揚,,成為投資者的新寵。如在中國嘉德第82期周末拍賣會上推出的明崇禎青花花鳥筒瓶,,口微傷,,估價為1.5萬元-2.5萬元,最終成交價為6.82萬元,;在太平洋第7期拍賣會上,,清乾隆青花蓮?fù)邪藢毤y壺,有沖,,起拍價3.5萬元,,最終成交價為12.1萬元,;在北京翰海第42期拍賣會上,一只清康熙青花花觚,,口爆釉,,起拍價2.8萬元,成交價則高達8.14萬元,。在收藏品投資理念更為發(fā)達的國外藝術(shù)品市場,,精殘器受歡迎的程度更是有增無減。
什么樣的傷殘器有收藏價值,?
傷殘器雖然有收藏價值,,但也不能見什么收什么,要盡可能地選美選精,,選擇那些器型美,、紋飾美、工藝精和產(chǎn)地正的殘器,,以確保其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并能在經(jīng)濟方面保值增值。
以古瓷為例,,明以前的古傷殘瓷器,、明清官窯傷殘瓷器、明清有特別款識的高檔精細(xì)傷殘瓷器,、明代及清三代民窯高級傷殘瓷器以及各個朝代用途狹窄,、燒制量少、造型奇特的稀有傷殘瓷器等,,皆可列入收藏范圍,。那些可以填補斷代或窯口資料空白的珍稀器物,升值率則更加可觀,。另外,,要盡量選擇傷殘程度較輕的殘器,以僅有沖口,、口磕或腹內(nèi)僅有炸紋者為最佳,,這些殘器既易于修補,又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
對傷殘器的處理也是一門學(xué)問,。一些傷殘器在經(jīng)過藏家的改頭換面后,又變成了新的很有價值的古玩,。例如:宋代的鈞窯瓷器,,其釉色千變?nèi)f化,十分美麗,但完整器極少,。明清時就有人將其碎片收集起來,,拼湊組合成掛屏,有人還在屏上請名人題句,,從而又成了另一類價值不菲的古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