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谷底之后,,種種跡象表明,,部分流出中國的資金再度來襲。市場人士似乎已經達成共識:下半年中國將會面臨更加洶涌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入,。
有人將“短期國際資本”稱為“熱錢”,,作為自由貿易港和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最先感受到了熱錢行情的冷暖,。
早在今年一季度,,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梁紅在觀察到H股市場上中資企業(yè)股票受到投資者追捧的現(xiàn)象后,就表示“人民幣升值預期在加強,,未來流入國內的外來資金會增多,。”
近期,,“天量熱錢涌入香港”的說法更是頻頻見諸于報端,。根據(jù)香港方面的最新數(shù)據(jù),僅自2009年7月以來,,流入香港的熱錢就接近1000億港幣,。為抑制港幣升值趨勢,維護聯(lián)系匯率制度,,金管局已經連續(xù)半個月向市場注資,,截至2009年7月底香港基礎貨幣增至7710億港幣,與去年同期增速超過100%,。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撰文指出,,大量熱錢流入香港,其意圖可能并非僅在賭港幣升值,。香港與中國內地毗鄰,,不斷擴展的CEPA協(xié)議為兩地之間更緊密的資本流動創(chuàng)造了空間。與其他大國相比,,中國當前的經濟增長形式以及資本市場走勢都是最具吸引力的,。因此,,香港其實更像短期國際資本流入中國內地的前站。
雖然不能輕易斷言流入香港的短期國際資本最終都會轉移至內地地區(qū),,但是,,回流至內地地區(qū)的外匯資金也確實在增多。
衡量外匯資金流入流出的重要指標外匯占款在5月份迎來了近期的一個峰值,。根據(jù)央行已經公布的數(shù)據(jù),,5月外匯占款增量(根據(jù)央行資產負債表下的“外匯”計算)高達2869.15億元人民幣,,比起1至4月1300億元的增量平均值高了不少,。盡管6月外匯占款增量(截至目前的最新數(shù)據(jù))有所下降,但是都無法舒緩人們對于熱錢來襲的擔憂,。
廣東省社科院黎友煥主持的課題組長期追蹤研究地下錢莊的動向,。近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監(jiān)控的情況看,,最近幾個月熱錢的流向出現(xiàn)了很多新的情況,,一方面,從4月份開始,,熱錢在加速流入,,雖然還沒有超過2007年時高峰水平,但其加速度已達到2002年以來最快的水平,。而從6月份開始,,已顯現(xiàn)出凈流入的情況。
另一種估算短期國際資本的流動狀況的方法由張明提出,。根據(jù)其采用的“月度外匯儲備增加額—貿易順差—FDI—匯率變動造成的估值效應”的簡單方法,,二季度,外匯儲備增加1778億美元,,貿易順差348億美元,,F(xiàn)DI為213億美元。張明估算,,二季度歐元對美元升值的估值效應能夠解釋338億美元的外儲增長,,這樣,二季度還有高達800多億美元新增外匯儲備不能解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