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中資企業(yè)在衍生品市場“出事”后如何收場的問題,,記者注意到,,此前爆出巨額衍生品交易虧損的中信泰富,已經通過由股東中信集團注資,,并將部分衍生品交易合約從上市公司剔除等辦法,,鎖定了衍生品損失帶來的風險,。 在如何處置手頭合約問題上,國航董秘黃斌向記者這樣描述,,“賬面浮虧不等于實際虧損,,在防止損失上,國航根據市場情況做了相應一些安排,,降低公司發(fā)生真正賠付的可能性,。” 不過,,一位曾在航空公司工作過的燃油期貨專家指出,,航空公司很少與投行就合約內容進行原則性調整。 為化解與高盛的“對賭”困局,,深南電更是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11月15日,深南電發(fā)布公告,,宣布要將深南能源(新加坡)持有的香港興德盛公司100%股權賣給深業(yè)集團旗下的深業(yè)投資公司,,轉讓價將不低于3.45億元,而興德盛正是在對賭協(xié)議中接收杰潤支付金的公司,。12月2日,,深南電接著披露,公司轉讓所持深南能源(新加坡)有限公司股權資產的議案獲股東大會高票通過,。 市場人士認為,,深南電此舉旨在將全資子公司深南能源(新加坡)公司的有效資產賣掉,使其空殼化,。這樣一來,,就算杰潤秋后算賬,拿到的可能也只是一個空殼公司,,而難以獲得實際的收益,。對于深南電來說,付出的代價是國際信用破產,,以后無法涉足此類游戲,。 在外界的關注和質疑聲中,深南電始終保持了緘默,,記者多次就此事致電深南電和高盛中國相關負責人,,均未獲得任何回應和表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