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07-26 陳曉彬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美國《財富》雜志的文章對被稱為商業(yè)“圣經(jīng)(Holy
Writ)”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首席執(zhí)行官韋爾奇的管理理念提出質疑,,認為這位公認的成功管理大師提出的原則已經(jīng)過時,,該出新版了,。 韋爾奇錯了,?他的那些理念錯了?可他當年確實就按這些理念,,把通用電氣打理成非常成功的企業(yè)呀,。筆者認為,只能說是把他管理通用電氣的理念奉為“圣經(jīng)”的人錯了,。因為在企業(yè)管理,或按時髦點的說法,,工商管理方面根本就沒有“圣經(jīng)”,。 學界公認,美國古典管理學家泰羅是科學管理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管理理念雖沒被人奉為“圣經(jīng)”,,但他本人被西方管理界譽為“科學管理之父”。連列寧在批判他的管理思想是“資產(chǎn)階級剝削的最巧妙的殘酷手段”的同時,,也承認那是“一系列的最豐富的科學成就”,。應該說,進入大批量流水線工業(yè)生產(chǎn)時代后產(chǎn)生的“泰羅制”,,對美國經(jīng)濟實現(xiàn)“柯立芝(1923年哈定去世后繼任美國總統(tǒng),。1924年贏得大選,獲得連任,。)繁榮”,,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功不可沒。而如今,,幾乎沒人推崇“泰羅制”了,。人們記得的似乎只有《摩登時代》里,卓別林對泰羅制所做的過分夸張的形象詮釋了,。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造的冰箱,、彩電,、小汽車,,橫掃世界市場無敵手。日本經(jīng)濟大有后來居上,,趕超美國之勢,。于是乎,日本的管理模式成了神話,�,!敦敻弧�500強的總經(jīng)理們爭相學習松下助之幸,學習日本人的“團隊精神”,、“質量管理”,,不知道韋爾奇為何方神圣,韋氏于1981年才出任通用電氣CEO,。 世事無常,。到了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jīng)濟破滅,,一下子陷進了連續(xù)10年的景氣低迷時代,。美國經(jīng)濟在信息等高新技術推動下,重抖精神,。特別是1997年的一場金融風暴,,令亞洲經(jīng)濟蒙受嚴重打擊。于是乎,,美國人得意忘形,,大贊自己的“資本主義模式”如何合理,奚落日本,,乃至德國的“模式”如何不合時宜,。這里所說的模式,范圍更為寬泛些,,既包括公司企業(yè)的結構和管理模式,,也包括政府對企業(yè)的治理、監(jiān)管模式,。 未承想,,言猶在耳,“安然”假賬東窗事發(fā),。隨后又有一系列美國公司管理丑聞被抖摟出來,。美國“模式”遭遇困窘,輪到日本,、德國反唇相譏了,。 盡管有種種曾被認為是很成功,很正確的工商管理概念,,后來“過期失效”了,。但筆者并無意否認,,在工商管理方面確有科學規(guī)律可循,各國,、各地都有很多確實值得借鑒,、參考的成功經(jīng)驗。僅以《財富》文章中所舉出的韋爾奇的一些管理理念來說,,今后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里仍有其合理性。 筆者只想強調,,在工商管理方面沒有什么一成不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要緊的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根據(jù)自己國家,,自己企業(yè),,自己所面臨的市場環(huán)境,面臨的競爭對手的具體情況,,樹立正確的理念,,選擇合適的策略。 借托爾斯泰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反過來用一下,,成功的企業(yè)各有各的成功之道,,失敗的企業(yè)都是相似的——盲目學別人,自己沒創(chuàng)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