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政府12日公布2015至2016財年的財政預算案。新財年預算案包括促進就業(yè),、降低小企業(yè)稅賦,、打擊跨國避稅、降低外援支出等措施,。在大宗商品價格不斷走低的背景下,,此份預算案有望對澳疲軟的經濟起到提振作用。但分析人士同時警告,,此舉也有可能推升赤字水平,,給經濟增長帶來風險。 新預算案顯示,,澳大利亞政府將啟動一系列新項目,。其中包括總計55億澳元的小企業(yè)資助計劃,即對超過200萬家小企業(yè)實施稅收減免政策,,以促進該領域的投資,。澳政府同時將實施44億澳元的家庭資助計劃,向數(shù)十萬戶雙職工家庭的兒童保育等問題提供支持,。 預算案還對稅收方面進行了部分改革,。預算案提議銷售電子產品的公司對消費者增加商品服務稅,預計可在未來四年增加3.50億澳元的收入,。此外,,澳政府還計劃通過打擊跨國避稅的新法律來融資數(shù)十億澳元,。這項新立法規(guī)定,如果跨國企業(yè)試圖將在澳所得利潤轉移至稅率降低的國家,,以達到避稅目的,,則將被征收雙倍稅賦。據(jù)悉,,這項法律針對30家跨國企業(yè),,但預算案中未公布企業(yè)名稱。此外,,預算案中還包括削減9.80億澳元的對外援助支出等措施,。 澳大利亞財長喬·霍基表示,此次預算案延續(xù)每年削減占國內生產總值半個百分點的預算赤字的財政整頓目標,,盡管將繼續(xù)遭遇一些阻力,,但即將渡過“最艱難的時期”。澳大利亞經濟增速將提高,,赤字也正在逐漸下降,。 據(jù)澳大利亞政府預計,預算赤字在2015至2016財年將為351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并在此后三個財年中分別降至258億澳元、144億澳元和69億澳元,,最終于2019至2020財年實現(xiàn)預算盈余,。另外,澳政府還預計,,在截至6月30日的當前財年預算赤字為394億澳元,,低于去年12月份預期的404億澳元,但比一年前的預測數(shù)據(jù)高100億澳元,。 與上一份預算案相比,,澳大利亞新財年預算案的關注重點發(fā)生了明顯變化。澳大利亞總理托尼·艾伯特此前就已強調,,與此前著重降低赤字的目標不同,,此次預算案聚焦于“就業(yè)、增長和機遇”,,是一份“謹慎,、樸素和負責”的預算案。盡管預算案中仍然包括結構性改革的部分,,但與上一份預算案相比程度已緩和許多,。 據(jù)悉,去年公布的2014至2015財年預算案重在修復財政赤字,包括大規(guī)模削減聯(lián)邦福利和政府支出,,被外界普遍視為有失公平并備受指責,。盡管對該預算案持反對意見的參議院叫停了許多削減支出的措施,但這份預算案令澳大利亞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升溫,,澳政府支持率大幅下滑,,并一度令艾伯特的總理職位受到挑戰(zhàn)。之后,,澳政府開始采取更為謹慎的施政方針,。 此次公布的預算案表明,推動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已成為澳政府的首要任務,。在礦業(yè)投資熱潮逐漸消退的背景下,,澳大利亞非資源部門的增長難以填補經濟增長的缺口。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斷下滑,,經濟增速開始放緩,,失業(yè)率攀升,商業(yè)景氣程度下降,。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15年澳大利亞經濟增長預期由此前預測的2.9%下調至2.8%。另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澳大利亞消費信心指數(shù)和商業(yè)信心指數(shù)持續(xù)惡化,,失業(yè)率超過6%。 另一方面,,作為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伙伴國,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進而令澳大利亞經濟進一步承壓,。德勤經濟研究部門合伙人克里斯·理查德森表示,過去十年的中國繁榮時期令澳大利亞的預算十分充裕,,但中國的經濟增速正在不斷放緩,,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也在下滑,這種“預算繁榮”開始轉變?yōu)椤邦A算蕭條”,。 為提振經濟,,澳大利亞央行持續(xù)放寬貨幣政策。今年2月,,澳大利亞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25%,,為自2013年8月以來的首次降息,本月5日更是繼續(xù)將基準利率下調至2%,,創(chuàng)歷史新低,。 不過,盡管新預算案有望刺激經濟增長,但分析人士指出,,這也可能令澳大利亞面臨預算赤字擴大的風險,,并可能進一步推升該國的債務水平。英國經濟分析機構凱投宏觀認為,,澳大利亞財政陷入赤字困境的持續(xù)時間預計將比該國政府官員所預期的更長,,這也將對澳元產生更大的壓力。此前,,外界普遍預期2015至2016年預算赤字將達到400至410億澳元,。美聯(lián)社分析也指出,澳大利亞政府必須在控制財政赤字和維持經濟增長之間謹慎地保持平衡,。 國際評級機構對澳大利亞新財年預算案反應平淡,。穆迪表示,此份預算案相當符合預期,,反映出澳大利亞的經濟背景具有挑戰(zhàn)性,,沒有促使其調整對澳評級和前景展望的因素。標普則表示,,澳大利亞預算執(zhí)行情況看上去可能會改善,,因此對澳大利亞評級不會立刻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