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股王高處不勝寒 無業(yè)績支撐少沾為妙
近日,,A股頻換“大王旗”,,先是3月25日,全通教育股價在一片質疑聲中盤中沖至348元,,登上A股第一高價股的巔峰,,接著朗瑪信息憑借連續(xù)五個一字漲停,,一舉超越全通教育,奪回“股王”寶座,,但其一度高達288元的股價及200多億元的市值,,與下滑的業(yè)績形成了鮮明對比。3月25日,全通教育盤中以348元的股價,,刷新了A股股價的紀錄,。按照這個價格,全通教育的市盈率已超過700倍,。
中國股市怪事多,。常常出現“漲的無理由,跌的無厘頭”的怪現象,,其背后掩飾的是股市發(fā)展中的不正常環(huán)境,。一方面股價如脫韁之馬,扶搖直上,,另一方面暗箱操作與操縱股價的質疑往往不絕于耳,。連續(xù)漲停,往往伴隨著連續(xù)跌停,;看不著邊的利好,,常常被涉嫌操縱股價的傳聞?chuàng)舻埂_@次,,全通大漲后一些微信群里開始流傳全通教育涉嫌操縱股價被證監(jiān)會點名,,盡管全通教育及時澄清傳聞,全通教育的股價仍掉頭下探連續(xù)下跌,,終于將第一高價股寶座讓位于朗瑪信息,;朗瑪信息又舊景重現,暴漲之后也在跌停中上演大跳水,。由此看來,,高價股除了業(yè)績持續(xù)穩(wěn)定的貴州茅臺外,幾乎都難逃暴漲暴跌的厄運,。面對投機成風的資本市場,,對這類“高處不勝寒”的高價股,中小投資者還是少碰為妙——除非你不怕當最后一個接棒者,。
“傳統”公司敢做高送轉 海爾轉型“實”“虛”好配合
據報道,,青島海爾發(fā)布2014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公司實現收入887.8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9.9億元,同比增長19.6%,。從財務指標來看,,公司盈利能力繼續(xù)提升。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達27.5%,,同比提升2.2個百分點,;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率為5.62%,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到70.1億元,,同比增長7.68%。為積極回報股東,,青島海爾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同時派發(fā)現金股利4.92元(含稅),總分紅金額占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中達30%,。
海爾在資本市場似乎較為低調,,股票價格和分紅也不那么扎眼。這一次,,作為“傳統產業(yè)”大企業(yè)的海爾,業(yè)績表現不俗,,分紅也分得令人眼紅,。凈利潤近20%的漲幅,在電器業(y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得來實屬不易,。10股送10股的轉增,10股派發(fā)近5元的紅利,,不亞于多數創(chuàng)業(yè)板的中小公司,。和南方的幾大電器公司相比,海爾的宣傳造勢活動并不活躍,,企業(yè)負責人的“露臉”也不多,,但業(yè)績這東西并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據報道,,海爾2014年大力推進網絡化轉型,積極提升公司產品結構,,升級渠道業(yè)務,。在渠道綜合業(yè)務方面,海爾大力打造物聯網互聯網交互的新模式,,開始實施電商化及O2O轉型,,將“人單合一”雙贏模式應用到了旗下的日日順產業(yè)上。截至2014年,,通過O2O的經營模式,,集團的線上線下聚集活躍用戶已達到1570萬。這說明,,“傳統”行業(yè)和互聯網的親密接觸,,會爆發(fā)新的經營活力,。
四大行利潤增速緩 規(guī)模大有待效益強
據報道,隨著建行上周末發(fā)布年報,,四大行悉數亮相,。2014年,四大行凈利潤增速同比全線跌入個位數,,其中,,農行、建行,、工行利潤增速幾乎是2013年的一半,,不良率方面,各家銀行都出現了齊升局面,。其中,,工行仍是最賺錢銀行,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4年工行實現凈利潤2763億元,,增長5.1%。實現基本每股收益為0.78元,,增加0.03元,。每股凈資產增至4.33元,增加0.7元,,增長19.3%,。2014年,工行繼續(xù)保持了全球規(guī)模最大銀行的地位,。英國《銀行家》雜志以一級資本排序的2014年度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工行蟬聯全球銀行首位。但另一方面,,截至2014年末,,工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13%,比上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交行不良貸款率為1.25%,,上升0.2個百分點。中行和農行不良率分別為1.18%和1.54%,,農行的不良貸款反彈最為明顯,,不良貸款率上升了0.32個百分點,新增不良貸款371.89億元,。
中國的大銀行真是令人費解,。一方面,業(yè)績好得出奇,,盈利能力高,,規(guī)模大,,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另一方面,,股價低得出奇,,除了建行勉強過6元,工農建只在三四元游蕩,,自然,,其市盈率低至六七倍。從其盈利能力看,,股價真是低,,買這樣的大藍籌真是物有所值。但是市場是個怪東西,,這么好的股票,,卻不怎么招人待見,背后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價值投資的理念還管不管用,?不能埋怨投資者沒有眼光,其實,,投資者是最現實的,股票若沒有高成長率,,沒有人愿意介入,。炒作者常常抱怨的是四大行“盤子太大”,這確實是一個理由,,但是像蘋果,、微軟之類,盤子也很大,,投資者照樣趨之若鶩,。關鍵還是企業(yè)的經營水平吧。具體說,,四大行歷史形成的規(guī)模優(yōu)勢,,是否能真正轉化為效益優(yōu)勢呢?去年凈利潤的下滑,,印證了市場的擔憂,。
博元或成強制退市第一股 股民挽損失需用法律手段
據報道,3月30日,,博元投資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因涉嫌犯罪被中國證監(jiān)會移送公安機關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起始日為今年3月31日,。自此,,博元投資將成為2014年退市制度修訂后,,滬深兩市首家因重大違法行為進入退市程序的上市公司。根據中國證監(jiān)會移送決定的通知,,博元投資因涉嫌違規(guī)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證監(jiān)會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已符合上交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規(guī)定的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條件,,博元投資進入上交所風險警示板交易,。
博元就要當“強制退市第一股”的消息,讓心存幻想的投資者依然將信將疑,。據證監(jiān)會新聞發(fā)言人鄧舸公開發(fā)言表示,,博元投資涉嫌構成違規(guī)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偽造編造金融票據罪,,“為了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權益,我會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并追究刑事責任,�,!彪m然在博元投資發(fā)布退市風險警示公告的同時,公司還同時發(fā)布了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但在嚴厲的法律面前,,挽回退市的幻想似乎是徒勞的。這樣看來,,投資有風險,,不僅有業(yè)績高低、股價升跌的風險,,還有因為上市公司造假,、違法、進而被勒令退市的風險,。面對退市風險,,有專業(yè)人士建議,等到證監(jiān)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是法院作出刑事判決書后,,投資者就可以進行訴訟,。投資者要求索賠時,可以將公司和涉嫌違法的公司高管,、董事,、監(jiān)事等相關人員和相關中介一起進行訴訟要求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