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目前已公布投資規(guī)模的省市來看,各地安排的投資計劃規(guī)模已達20萬億元,。
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xù)低迷和制造業(yè)發(fā)展放緩,,為堅持中央政府“穩(wěn)增長,、調結構”的經濟發(fā)展大原則,中國省級地方政府不約而同地紛紛發(fā)布巨額投資計劃,,試圖依靠提高基礎設施支出和放寬信貸等方式來穩(wěn)定經濟增長,。
2月28日,,重慶市發(fā)改委公布今年重慶市市級重點項目總投資達2.64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00億元,投資強度保持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5%以上,,項目有600余個,,涵蓋了交通、旅游,、文化體育,、城市開發(fā)等方面。
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決定,,2015年河北省實施投資10億元以上產業(yè)項目1500個以上,年度投資達到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20%以上,,其中計劃開工和續(xù)建項目1262項,,總投資3.2萬億元,2015年計劃投資6303.8億元,,包括續(xù)建項目781項,,總投資2.04萬億元,,年計劃投資4021.6億元。
在2015年重慶市和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當?shù)卣裁鞔_指出投資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推手,,并且將以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項目作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
重慶與河北的投資計劃只是中國各地方龐大投資計劃的縮影,。隨著中國發(fā)改委正著力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長江經濟帶等區(qū)域發(fā)展的重大國家戰(zhàn)略,,多地已抓住這一增加有效投資的機會,,設計出2015年投資路線圖。
界面新聞記者查閱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后發(fā)現(xiàn),,湖北省,、湖南省、陜西省宣布的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均超過2萬億元,,包括政府和企業(yè)兩方面的支出,。
其中湖北省明確提出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確保今年完成2.9萬億元以上投資規(guī)模,,同比增長19%,,抓住國家重視鐵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重點向中西部傾斜,,推進公路、鐵路,、航運,、機場、水利,、能源等領域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湖南省則提出積極培育內需新增長點,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萬億元,,比去年提高18%,;而陜西省也明確將充分發(fā)揮投資的關鍵作用,以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和整體質量保證經濟增長速度與效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萬億元,,增長20%左右,遠高于2014年中國城市固定資產投資整體15%的增長,。
而在地方政府“1萬億元投資俱樂部”中,,貴州省明確力爭今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萬億元;內蒙古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4萬億元,此外,,公路,、鐵路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力爭完成投資1750億元;山西省提出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安排1.3萬億元,,重點推進十大領域投資和十大標志性工程建設的要求,;江西省指出將積極對接國家“七大工程包”,其中大中型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1萬億元,,今年完成投資3000億元,;吉林省也將繼續(xù)保持1萬億元以上的投資規(guī)模。
據(jù)界面新聞不完全統(tǒng)計,,從目前已公布投資規(guī)模的省市來看,,各地安排的投資計劃規(guī)模已達20萬億元。
接受界面新聞采訪的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認為,,中國一些省級政府是在穩(wěn)增長的壓力下發(fā)布巨額投資計劃,。盡管中央政府一再強調要減輕中國經濟對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度依賴,地方政府還是希望通過固定資產投資對短期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擴大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一直以來被地方政府視作穩(wěn)增長的利器,。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副院長劉勝軍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分析稱,,當前中國整個實體經濟的狀況較差,短期內難以改善,,還是要依靠政府主導的投資項目來穩(wěn)定經濟,。
“但是這些項目最終能不能落實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主要在于,,無論是銀行,、政府還是企業(yè),目前投資的意愿和能力都不夠,。政府可能有意愿但現(xiàn)在政府缺錢,,地方財政普遍的壓力又非常大�,!眲佘娬J為,2008年中央政府“四萬億”救市計劃造成的地方債務仍然懸而未決,,目前財政部又在進一步清理地方債,,已出臺一系列地方政府負債行為的規(guī)章制度,地方融資平臺收緊,,而銀行對于地方政府的借債也是比較謹慎,。
受經濟整體下行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告別了往年高速增長,開始步入“個位數(shù)”增長期,。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中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8.6%,而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9.9%,,2013年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率為12.9%,。
“地方政府既不能靠自己的錢,又不能靠銀行的錢,,那你投資從哪來呢,?目前多地主推的PPP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民營資本要看好這些項目,如果民營資本認為某些領域已經是過多投資了,,那政府還去投這些項目,,估計市場的響應也不會很強烈�,!眲佘娬f,。
他進一步分析后也擔憂,巨額投資計劃對實體經濟的拉動效果很小,,其中的過度投資和浪費性投資反而可能導致地方政府債務上升和經濟增長環(huán)境惡化,。
瑞銀(UBS)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也認為,中國地方政府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應該有下行的壓力,,因為資金很難得以保證,。地方政府以往依靠賣地和房地產相關收入來進行投資和建設的“土地財政”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而在張斌看來,,按照新《預算法》要求,,地方政府債務逐步規(guī)范,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關注投資項目是否有效益,,是否有必要投資,還需要關注項目資金的來源,。
他說:“很多地方政府推PPP模式,,把它作為替代地方政府融資的渠道,但不是所有項目都可以用PPP模式來融資,。要避免純粹把PPP模式當成地方政府債務的變種,。”
目前,,各省在推動PPP項目上,,也是大手筆頻現(xiàn)。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省級地方政府已披露的2015年PPP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超萬億元。經濟增速“墊底”的黑龍江省,今年將面向社會資本推出41個PPP項目,。
對此,,劉勝軍說:“PPP模式的效果會怎么樣,能帶來多大的資金投入,,還是需要觀察的,,最好的辦法還是要通過大規(guī)模的減稅,恢復市場信心,,讓民間能夠進行更多的消費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