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圖片 |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統(tǒng)計,,不計算港澳臺地區(qū),全國31個�,。▍^(qū),、市)2014年地區(qū)生產總值(GDP)已全部公布。從地區(qū)總量看,,31�,。▍^(qū)、市)2014年GDP之和達到684271.19億元,,較此前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全國GDP數據超出47808.19億元,。但較2013年的各省GDP之和超全國63879.16億元明顯減少,這是該數據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收縮,。
分析人士認為,,這與新一屆政府淡化對地方的GDP考核有關,,也是近年來多項統(tǒng)計改革持續(xù)推進的結果。據悉,,地區(qū)GDP統(tǒng)一核算改革已經進入國家統(tǒng)計局今年重點工作議程,。
國家統(tǒng)計局此前發(fā)布的初步核算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GDP絕對額為636463億元,。而各�,。▍^(qū)、市)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的GDP數據匯總后卻達到684271.19億元,,超過全國數據47808.19億元,,接近中部安徽、湖南兩省去年GDP之和,,超出部分占全國GDP數據的比重達到7.51%,。
《經濟參考報》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2000年以來,,我國連續(xù)15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國,,且整體呈現差額增大跡象。從最初的692.12億元到2013年最高時的63879.16億元,,增長了90多倍,。
然而,各省GDP之和與全國GDP的差值增加勢頭在2014年被打斷,,近5萬億元的差額較前兩年明顯縮小,。2013年,31�,。▍^(qū)、市)GDP之和超出全國58337.09億元,,占全國GDP比重達到11.26%,;2012年,各省GDP之和超全國52878.73億元,,占比達到11.29%,;再往前的2010年,雖然各省GDP之和超全國僅37282.45億元,,但占比也達到了9.33%,。
專家認為,這首先與本屆政府淡化地方GDP考核有關,。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表示,,一方面,中組部于2013年12月初發(fā)布《改進地方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其主旨是淡化GDP,,增加質量效益和可持續(xù)指標,,并加強政府債務考核,強化任期審計和離任追責,。政府考核體系的改進將有助于約束地方政府過度追求GDP的行為,。另一方面,2014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地方政府響應中央號召,將從“數量至上”中松綁,,進而轉向“質量優(yōu)先”,。
差額縮小也與多項統(tǒng)計改革的持續(xù)推進關系密切,尤其是2014年對新核算體系的籌備,。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認為,,除了地方數據“注水”,國家對服務業(yè)統(tǒng)計不充分也是造成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國的重要原因,。
按照最新國際標準修訂GDP核算方法正是去年國家統(tǒng)計局工作的重點,。2015年,國家統(tǒng)計局則致力于推進地區(qū)GDP統(tǒng)一核算改革,,盡可能的消除地方數據“注水”,。然而這一改革成效如何尚待觀察。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地方GDP統(tǒng)一核算意味著中央將重新擁有對地方打分的權力,,這很難不引起地方上的反彈。蔡志洲也表示,,從調研的情況看,,省一級已經不怎么考核GDP的多寡,但是省里沒有干預不意味著縣里沒有,,往往省里各縣GDP加總也超過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