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蓋提:沙海邊緣的“刀郎之鄉(xiāng)” |
11月的麥蓋提,胡楊還眷戀著詩意的輝煌,。 關于海市蜃樓般的“沙埋古城”傳說,,幾百年來一直在喀什噶爾,在葉爾羌河畔,,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綠洲的居民中流傳不息,。
1895年4月8日,出生于斯德哥爾摩的斯文·赫定(1865-1952)的駝隊從這里走向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由此揭開了他西域探險史的序幕,。這里是世界沙漠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之一,神秘莫測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連綿起伏,、浩瀚無垠,。這里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26萬畝的原始胡楊林,,風光美麗妖嬈,一望無際,,頗為壯觀,;這里有“地球綠肺”之稱、面積廣袤的原始生態(tài)濕地……這就是麥蓋提,。【詳細】 | |
|
|
喀喇昆侖山,,莽莽南來,葉爾羌河水,,滔滔北去,。塔克拉瑪干,蒼茫浩瀚,,大漠胡楊林,,堅韌俊美。民族團結(jié),,和諧宜居地,,農(nóng)民畫鄉(xiāng),繪就中國夢。紅棗之都,,彰甜美生活,;旅游之城,招五洲賓客,。文化名城麥蓋提,,刀郎之鄉(xiāng)唱安康。 | |
|
|
|
在塔克拉瑪干的西緣,,有著“瀚海綠洲”美譽的麥蓋提猶如明珠一樣鑲嵌在葉爾羌河畔,。這里是古代三大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畜牧業(yè)、農(nóng)業(yè),、商業(yè)),、三大文明(中原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臘文明),、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印歐語系)的交融薈萃之地,。從古至今,,有無數(shù)中外商賈、探險,、旅游和傳教人士在麥蓋提留下了足跡,。 | |
|
|
|
麥蓋提縣區(qū)位優(yōu)勢突出,處于葉爾羌河流域五縣的中心交匯點,,素有“小金三角”之稱,;毗鄰喀什機場,交通條件便利,,通往喀什的省道310線和省道215巴莎線穿縣而過,,建成通車的310麥喀高速和215三莎高速在麥蓋提縣交匯。這里已成為喀什東進西出的重要交通樞紐站,。 | |
|
|
|
棉花,。近幾年來,麥蓋提縣棉花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50萬畝左右,,皮棉資源在6萬噸以上,,棉籽資源達9萬噸以上,為建設棉紡織工業(yè)基地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 |
|
|
|
刀郎是古代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個別地區(qū)人的自稱,,他們勇敢剽悍,,勤勞樸實,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在舉世聞名的大沙漠——塔克拉瑪干的邊緣,、葉爾羌河畔開出綠洲。直到現(xiàn)在,,在麥蓋提居住的許多人仍自稱為刀郎人,,并把他們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刀郎。 | |
|
|
|
1895年瑞典人斯文·赫定抵達麥蓋提,,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進行了成功探險,在他1899年的第二次探險活動中,,“麥蓋提”這一地名走出國門,,載入世界著名的百科全書之中。 |
|
|
|
 |
刀郎鄉(xiāng)里 |
|
 |
千年胡楊森林公園 |
|
 |
沙漠大觀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