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22日發(fā)布年度經濟報告《步入“新常態(tài)”攻堅期的中國宏觀經濟》,。報告預測,,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7.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為2.2%;2015年在常態(tài)情形下GDP增速將達到7.2%,,CPI為2.7%,,投資增速為12.3%,消費增速為11.8%,,出口增速為5.6%,。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劉元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14年是中國大改革與大調整拉開序幕的一年,,也是中國宏觀經濟沿著“新常態(tài)”軌跡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年,。一方面,GDP增速等宏觀參數在外需疲軟,、內需持續(xù)回落,、房地產周期性調整以及深層次扭曲等力量的作用下持續(xù)回落,另一方面,,經濟結構在消費升級,、不平衡逆轉以及政策調整的作用下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結構參數的良性調整,、總體價格水平的小幅回落以及就業(yè)狀況的持續(xù)穩(wěn)定給2014年相對低迷的宏觀經濟增加了一些亮色,。預計2014年GDP增速為7.4%,CPI為2.2%,。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新常態(tài)”不僅延續(xù)了以往幾年的4大典型特征,同時還在房地產周期性調整,、大改革,、去杠桿等因素的作用下呈現出一系列的新現象和新的運行模式,很多參數開始出現超預期調整,。這可能標志著中國宏觀經濟“新常態(tài)”開始步入其攻堅期,。
2015年將是是中國大改革與大調整全面展開的一年,它將延續(xù)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邏輯,,使“新常態(tài)”的4典型特征進一步持續(xù),;但在改革力度的全面提升、房地產周期調整的進一步加大,、經濟低迷的進一步持續(xù)以及財務困境的進一步發(fā)展等因素的作用下,,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將面臨6大挑戰(zhàn)和變異點。這決定了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必須在全面推進改革與調整的同時,,加大底線管理的力度,。
報告對常態(tài)情形下的參數進行假設,利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模型—CMAFM模型對2015年宏觀經濟指標進行了預測。預計2015年在常態(tài)情形下GDP增速將達到7.2%,,CPI為2.7%,,投資增速為12.3%,消費增速為11.8%,,出口增速為5.6%,。
通過比較不同政府取向下的宏觀經濟運行效果,報告建議政府應當拋棄“唯增長”與“唯改革”的取向,,采取“均衡取向”,,即在堅守底線管理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大改革”與“大調整”。同時,,政府應當適度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定位,,采取“強監(jiān)管”+“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常態(tài)化的微刺激”政策組合,并防止在實際操作中將“均衡取向”等同于“中庸取向”,,使改革在教條式的“穩(wěn)增長”中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