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鐵建公告,北京時間4日凌晨,,墨西哥通信和交通部宣布,,中國鐵建與中國南車及4家墨西哥本土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高速鐵路項目,合同金額約合270.16億元人民幣,。
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我國高鐵“走出去”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單花落墨西哥。在“墨西哥樣本”樹立后,,我國高鐵有望進一步加快出海步伐,,多點開花。在近期一系列我國裝備制造業(yè)“走出去”進程中,,“產業(yè)+資本”的輸出形式被廣泛采用,。在此輪對外合作輸出過程中,在海外具有成套設備輸出及基建業(yè)務的公司有望成為“走出去”的“急先鋒”,。
高鐵出海第一單落地
這個項目是我國在海外設計,、承建并完全采用中國標準和裝備的首條時速300公里高鐵,高鐵列車控制系統(tǒng)等核心技術均采用我國高鐵成套技術,。根據公告,,項目線路全長210公里,設計時速300公里/小時,,計劃建設工期1210天,,運營維護期1800天。
據中國鐵建總裁助理兼中國鐵建國際集團董事長卓磊透露,,為建設墨西哥首條高鐵,,2013年墨西哥就開始國際范圍的公開招標,。日本三菱、法國阿爾斯通,、加拿大龐巴迪及德國西門子等跨國企業(yè)均表現出濃厚興趣,。由于項目從發(fā)標到截標時間只有兩個月,這些企業(yè)都沒能在規(guī)定時限內拿出標書,。最終,,中國鐵建與中國南車及四家墨西哥本土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成為奪得這筆大單的“黑馬”。
“墨西哥比鄰美國,。在海外取得良好運營經驗后,,這個項目將成為今后我國高鐵‘走出去’的樣本�,!币晃昏F路裝備企業(yè)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同濟大學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認為,從單純建設及裝備出口,,到建設,、裝備和標準整體輸出,是本次高鐵海外第一單最大看點,,預示著我國高鐵整體實力得到世界認可,。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在這個項目落地后,,我國高鐵有望進一步加快出海步伐,,多點開花。其中,,俄羅斯高鐵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洽談之中,,年底前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由中國鐵建承建的土耳其安伊高鐵已于今年運營,,目前采用的是西班牙提供的動車,,近期將進行車輛增購招標;吉隆坡到新加坡的新馬高鐵已動工,,預計明年夏天將進行車輛招標,。
“產業(yè)+資本”模式隱現
近期,在一系列我國高端裝備制造“走出去”的過程中,,這種“產業(yè)+資本”形式被廣泛采用,。
去年底,阿根廷政府宣布,,將從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購買總價為24.7億美元的鐵路設備,,其中21億美元由中國國家開發(fā)銀行提供項目貸款融資,另外3.7億美元通過阿根廷政府發(fā)行國債募集。在4月老撾總理訪華期間,,中國和老撾宣布啟動兩國政府間鐵路合作協議,,該項目預計將耗資70億美元。據報道,,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為這一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在中國企業(yè)與東南亞(泰國)、東歐簽署的涵蓋多行業(yè)領域的裝備訂單中,,融資方式亦為由我國政策性銀行提供項目貸款,,外方企業(yè)借此采購中企設備。
“我國政府通過政策性銀行提供商業(yè)貸款,,不足部分通過被投資國發(fā)行國債,籌集資金用于購買我國技術設備及工程設計服務更新當地基礎設施,,支持當地企業(yè)制造業(yè)升級改造,,在確保資金流動性的同時也能滿足被投資國現實需求,可謂‘雙贏’,�,!敝袊鹑趯W會理事趙昌輝認為。
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首批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該行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將向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本地區(qū)發(fā)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業(yè)內人士指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成為我國資本輸出戰(zhàn)略性平臺,“一帶一路”是資本輸出計劃的戰(zhàn)略載體,,人民幣國際化將助推中國“走出去”戰(zhàn)略,。
誰是走出去急先鋒
在這個龐大的“走出去”計劃中,哪些行業(yè)將成為“走出去”的“急先鋒”,?
中證證券研究中心認為,,產能輸出將在未來數年內為我國諸多企業(yè)帶來海量業(yè)務,特別是在海外具有成套設備輸出及基建業(yè)務的公司將長期享受這一政策紅利,。
中信證券分析師諸建芳認為,,由于我國傳統(tǒng)的鋼鐵、水泥,、電解鋁和船舶等行業(yè)在全球范圍內具備一定技術,、裝備和規(guī)模優(yōu)勢,這些行業(yè)可成為本輪對外合作產能輸出“領頭羊”,。
他說,,從發(fā)達國家經驗和我國產業(yè)實際情況看,,在傳統(tǒng)行業(yè)中的紡織、鞋帽,、汽車,、機械行業(yè),以及在新興產業(yè)中的風電設備,、多晶硅,、光伏電池等具備向海外大規(guī)模轉移產能的實力和客觀條件。
不過,,在“走出去”過程中的風險不容忽視,。趙昌輝表示,國內外投資環(huán)境的差異,,所涉及利益相關方的不同考量,,這些因素可能影響我國企業(yè)“走出去”投資效率,這或許將在新一輪的“產能+資本”浪潮中表現得更明顯,。
“這需我們的企業(yè),,在‘走出去’前,務必充分調研不同國別的法律體系及各國技術和市場準入標準,,對市場潛在風險進行充分預警,。”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