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推算稱,目前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在2萬億元以上,,繳存余額至少在1萬億元以上,。對此,有博友認為,,要適時降低公積金提取門檻,,并拓寬住房公積金用途,讓符合條件的公積金資金走出“睡池”流動起來,。但也有博友指出,,在盤活巨額存量的同時,必須嚴控公積金使用風險,確保資金安全,。
降低提取門檻
“公積金到了該盤活的時候,,千萬別再讓公積金成為沉睡在個人賬戶上的貶值數(shù)字了�,!辈┯选胺踩朔彩隆闭f,。
據(jù)報道,目前許多地方都不約而同地放寬了住房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門檻,。
對此,,博友“實事求是”說,原先限制公積金支取和使用范圍,,一方面是因為起步階段資金盤子不大,,尚有后續(xù)資金不足之虞;另一方面,,是出于擔心資金流向非房產(chǎn)領(lǐng)域,。“但隨著公積金總規(guī)模的提升,,以及房地產(chǎn)業(yè)發(fā)展方向的調(diào)整,,讓這筆資金流動起來并得到合理配置,是大勢所趨”,。
有博友表示,,工資收入低、公積金繳費低的人群,,其購房能力遠不如工資收入高,、繳費高的人群,這就造成只有相對高收入的購房者,,才能享受到公積金制度的好處,,而低收入者繳存的資金只能沉淀下來,獲得一點可憐的活期存款利息,,這就是所謂的公積金“劫貧濟富”,。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手段之一,就是降低公積金的提取門檻,。
拓寬使用途徑
在降低提取門檻的同時,,很多博友還為進一步盤活公積金出謀劃策。博友“冷眼看”即表示,,從長期來看,,公積金可用于保障住房、醫(yī)療,、教育等民生需求,。
不過,,也有博友表示,盤活公積金一定要注意防控相關(guān)風險,。博友“實事求是”說,,當部分符合條件的公積金成為社會流動資金時,相關(guān)部門應出臺措施,,引導資金流向低風險領(lǐng)域,,維護整體金融穩(wěn)定。
“在盤活公積金多元化使用上,,新加坡的方式值得一學,。”博友“馬喜生”說,,在新加坡,,繳存公積金的賬戶保證留足一定資金后,成員可以將剩余的資金投資于固定存款,、政府債券,、法定機構(gòu)債券、購買年金,、購買保險和信托基金等,。這些領(lǐng)域的資金風險較小,使用渠道相對固定,,且滿足了擴大家族使用公積金互助的要求,。
破除利益藩籬
隨著一些地方相繼下調(diào)公積金提取標準,公積金制度改革再度成為輿論焦點,。有博友指出,,公積金條例修改久拖不決的個中緣由,在于利益集團的阻撓,,很多部門,、機構(gòu)都想打公積金結(jié)余資金的主意,都想把這筆錢留在自己賬上以獲利,。
博友“不執(zhí)著”認為,,公積金制度改革久拖不決,是受到了既得利益部門的阻撓,。公積金管理部門要收取管理費,為了吃利差,,自然希望能收攏更多的資金,。
有博友認為,公積金制度改革,,可以從拓寬公積金使用途徑,、降低使用門檻等局部改革入手,,先試先行。另外,,繳費差距過大,、管理混亂等問題,也可作為局部改革的著手目標,。
博友“時言平”建議,,就目前而言,在地方公積金提取范圍松動的情境下,,需要國家層面的整體推進,。在解決提取難、貸款難等淺層問題之后,,必須推進更加長遠的改革,,提高公積金使用效率,并兼顧公平,。
敬請關(guān)注經(jīng)濟參考報法人微博,,參與微話題討論,@經(jīng)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