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構想提出后,,得到了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日前在西安開幕的第十八屆西洽會暨絲博會上,如何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成為熱點議題,,與會者認為當前應該加強歐亞大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打造以鐵路、航空為主體的立體化國際運輸大通道,,以實現(xiàn)歐亞大陸各國之間的交通便利化,。
歐亞經濟合作應交通先行
近年來,歐亞各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的重大機遇,,區(qū)內貿易和投資規(guī)模迅速擴大,。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之間的貿易總額已超過3000億美元,,中國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貿易伙伴,。
在歐亞各國經濟合作日漸密切的背景下,,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構想的提出,無疑為沿線國家和地區(qū)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在本屆西洽會暨絲博會上,,共建“絲路經濟帶”成為突出主題。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大會這一主題,,此次西洽會重點設置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國際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旅游文化站、絲綢之路經濟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特色產業(yè)精品展等圍繞共建絲路經濟帶的主題展館,。
有關專家指出,,古絲綢之路的本質就是服務于亞歐之間的商貿和物流通道,加強絲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必須首先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是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目前除暢通公路,、鐵路通道外,大力發(fā)展航空運輸,,打造“空中絲綢之路”同樣也是強化歐亞各國溝通聯(lián)系,、推動經貿合作的重要途徑。這樣就可以“以點帶面,,從線到片”,,把“絲綢之路”這個物理上的“大通道”打造成人口和產業(yè)集聚的“經濟帶”。
記者了解到,,國內一些絲路沿線城市也在積極謀劃加強包括鐵路,、航空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力爭成為絲路經濟帶交通樞紐,。陜西省省長婁勤儉就在本次西洽會上相關主題論壇上表示,,陜西省擁有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良好的裝備,、油氣和農業(yè)資源,,應將陜西打造成絲綢之路新起點,將鐵路樞紐和航空樞紐結合起來建設立體交通樞紐,。
加速構建“鐵公機”立體交通網絡
目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區(qū)正逐步形成集公路,、鐵路、航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在公路方面,,連接江蘇連云港和新疆霍爾果斯的連霍高速,,跨越中國東、中,、西部七個省區(qū),,目前主干線已經全部實現(xiàn)高速化。
鐵路運輸以其運力大,、運時短,、輻射面廣等特點在交通運輸中舉足輕重。近年來,,國內各地積極推動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鐵路運輸領域的合作,。西安、重慶,、成都現(xiàn)已開通至歐洲的鐵路貨運班列,,合肥等城市正在醞釀直通歐洲的班列,。
�,。玻埃保衬辏保痹碌祝_行于西安與中亞之間的“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在西安國際港務區(qū)開通,�,!伴L安號”從西安鐵路局新筑車站至阿拉山口(境)定點定線全程運輸時間僅71小時,是通往中亞地區(qū)最具優(yōu)勢的運力資源,。在本屆西洽會暨絲博會開幕前的5月19日,,“長安號”列車實現(xiàn)了常態(tài)化開行,對促進我國外貿出口,,增強市場競爭力,,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起到重要作用�,!�
西安國際港務區(qū)管委會主任楊明瑞說,,與普通列車貨運相比,“長安號”的時效提升顯著,。開通“長安號”以前,,從西安向中亞運送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和配件的運輸時間在1個月左右;而“長安號”運輸同樣的貨物,,運輸時間可縮減到6至10天,運輸成本比公路降低30%左右,。
在航空基礎設施方面,,包括陜西、新疆在內的絲路沿線各省區(qū)都提出將大力建設空中絲綢之路。據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配合絲綢之路經濟帶戰(zhàn)略,,咸陽機場將重點圍繞“打造空中新絲路
服務絲路經濟帶”的新目標,構建更加完善的國內,、國際航線網絡,。到“十二五”末期,咸陽機場國際航線將逐步連通中西亞,、歐洲重要經濟貿易城市,,開通至阿斯塔納、塔什干,、阿什哈巴德以及阿拉木圖等航線,,形成空中絲綢之路重要航點的全面覆蓋,發(fā)揮在國內主要城市特別是西部城市集散作用,,構建中國中西部地區(qū)與歐亞各國的貿易通道,、交通樞紐和經濟走廊。
通道建設需破解多重障礙
本屆西洽會暨絲博會上,,一些專家和業(yè)內人士指出,,盡管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初步進展,但仍然無法滿足快速發(fā)展的經貿和人文交流的需要,。邊境口岸基礎設施薄弱,,財政投入不足以及中國與中亞國家在道路建設制度方面的不統(tǒng)一,都極大地制約了跨境交通網建設,。
當前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運輸大通道在建設中還存在著較多軟硬件上的不匹配,、不兼容,需要沿線各國家,、地區(qū)共同努力加以解決,。在制度建設方面,應建立相關國際協(xié)調機制,,為沿線國家,、國際組織和地區(qū)之間相互溝通和協(xié)商提供交流平臺,協(xié)調解決各種問題,,監(jiān)督政策執(zhí)行,。
在機制建設方面,需要在保障貨物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提升通關效率,,為中國與歐亞各國的貨物運輸提供通關便利,實現(xiàn)“屬地報關,、一關到底”,。
在交通基礎建設方面,應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提高鐵路運力和口岸換裝能力,,盡快統(tǒng)一沿線國家鐵路主干線軌距標準,,加快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物流信息化建設,以使中國開往中亞,、歐洲的國際貨運班列真正實現(xiàn)穩(wěn)定,、可靠、快速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