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照片 |
夜深了,,不少人習慣在燈下閱讀,追尋片刻的寧靜與安逸。與家相比,,書店和圖書館似乎更有閱讀的氣氛,。但又有幾家能等到人們下班忙完家務雜事時,依然敞開大門,,欣然地接待客人,?
生活在有深夜書店的城市可謂是一種幸福,如若不然,,擁有一家24小時開放的線上圖書館也可以彌補這種小小的缺憾,。
舒適·愛上閱讀
日本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內,輕柔的音樂混合著咖啡香氣,,彌漫在安靜的空氣中,。人們悠然穩(wěn)坐,投入地讀著書,,似乎全然忘記外面已是夜靜更深,。
蔦屋雖然名為“書店”,實際是一處復合文化設施,。這里不僅集合了書籍,、電影和音樂,也銷售咖啡,、餐食,、文具以及各種周邊產品,甚至可以滿足顧客小酌一杯的愿望,。更貼心的是,,全店書籍都可以帶入咖啡館或餐廳翻閱,猶如在家中一般隨意,。
“入夜之后客流確實比白天少一些,,尤其是10點以后,”29歲的店員池田說,,不過一些從事設計行業(yè),尤其是服飾,、建筑設計的人喜歡晚上光顧書店,,出手頗為大方,所以,,“晚上客人雖少,,但是營業(yè)額倒還不錯”。
除了來這里找尋靈感的“藝術家”,,普通的學生或上班族也不少,。他們或是即將迎來重要考試,或是結束一天忙碌工作后來這兒享受片刻寧靜。
夜讀人群中還有頗多情侶,。留美子小姐與丈夫便是其中一對,。她說:“家里的空間太小,沒法容納兩個人好好看書,。這里寬敞舒適,,晚上停車免費。與先生對坐著看自己喜歡的書,,就像溫情脈脈的約會一樣,。”
寧靜·精神家園
種類齊全的書籍旁,,陳列著隨季節(jié)及主題變化的展臺,。例如,在“料理”區(qū)稻米主題展臺上,,正在銷售十幾種不同產地和種類的小包裝大米,,甚至還有各種廚具。
“旅行”區(qū)域的書架后真的設有一個旅行柜臺,。即便對目的地只有一個模糊想法,,或是想要追尋一個似曾相識的場景,只要向工作人員咨詢,,都會得到合理的旅行建議,,就連酒店、機票都可以在這里安排妥當,。
也許這正是顧客們深夜依然喜歡光顧這家書店的原因——它是如此用心,,致力給讀者最好的閱讀體驗;不強制推銷,,卻能滿足顧客各種需求,。特別是晚上那種舒適的氛圍,讓人有機會拋開紛擾的日常生活,,安靜而深入地思考,。
臨近凌晨兩點,書店即將關門,,準備考試的學生收起密密麻麻寫滿字的筆記本,,上班族也要搭乘末班車,回去為第二天的忙碌工作養(yǎng)精蓄銳,。
縱然傳統(tǒng)閱讀習慣不斷被網絡閱讀蠶食,,信息豐富到借助手機便可知曉世界,蔦屋連鎖書店依然吸引了日本大約1/3國民成為會員,。個中原因,,只要在某個深夜,,安靜在其中坐一會便可明了。
“歡迎回到書的世界”,,享受喧囂生活里一處寧靜的精神家園,。
便捷·線上借閱
情侶們可以手拉手一起甜蜜地享受深夜書店的寧靜,那懶得出門的單身人士失眠時想借本書看又該怎么辦,?
在德國,,已經有不少圖書館開通了網上借書渠道。借助智能手機,、電腦或Kindle等電子設備,,隨時可以借閱館內收藏,借閱內容不僅包括電子書,,還有各類音視頻文件,。
讀者只要有用戶名和密碼就可登錄網上借書系統(tǒng),根據(jù)需求借閱,。借閱期限取決于所借電子書類型,,雜志通常為一小時,電子書為兩個星期,。借閱期滿后,,所借電子文件將自動被設置成無法打開。這樣一來,,即使忘記按時還書,,也無須擔心超期罰款了。如果在借閱期內沒有讀完,,只要續(xù)借即可,。
德國奧伊廷區(qū)圖書館負責人貝亞特·西韋克說,網上借閱不會與傳統(tǒng)的圖書館借閱形成競爭,,“人們依然會來圖書館借書,,對于我們而言,網上借閱更像是一種補充”,。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圖書館協(xié)會中心負責人海因茨-于爾根·洛倫岑說,,網上圖書館建立之初的目標客戶是年輕人,但他發(fā)現(xiàn),,一些上年紀的人也對此充滿興趣,,曾有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太太帶著手提電腦,要求學習如何網上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