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春茶上市的季節(jié),,隨著大量新茶的上市,一些品種的茶葉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也讓一段時間以來,,陷入低迷的茶葉投資行情進入了一個火爆的時段。那么,,幾乎瘋狂的茶葉投資現(xiàn)象會不會再次上演?投資茶葉產(chǎn)品,,究竟會有多大的機會,多大的風險?央視財經(jīng)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約評論員藝術品市場評估專家劉新惠,、著名財經(jīng)評論員張鴻共同評論,。
瘋狂的茶葉投資現(xiàn)象會否再次上演?投資茶葉產(chǎn)品,究竟會有多大的機會和風險?
在福建安溪,,盡管目前烏龍茶中最有名的鐵觀音尚在抽芽階段,但烏龍茶的早芽品種茶黃金桂已進入采摘期,,正在大量上市,。茶農(nóng)對黃金桂凈茶的報價大約在35-40元每斤左右浮動。采購商說,,價格比去年上浮了大約5元每斤的區(qū)間,,他們的收購量也與去年差不多。
普洱茶漲價的勢頭更猛,,其中,,老班章茶與去年相比,,普遍漲幅達30%以上,,部分銷售價格幾乎翻了一倍。
今年,,古樹茶的價格也在不斷走高,,這讓不少茶葉經(jīng)銷商,甚至專營名山古樹茶的經(jīng)銷商和茶企負責人倍感壓力,,不敢貿(mào)然收茶,。還沒有大量收茶,一方面是因為四月之前出產(chǎn)的茶葉品質(zhì)并不是最好的,,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很擔心今年的茶葉價格會重蹈2007年普洱茶價格大漲后隨即大跌的覆轍。
原來幾千元一件的普洱被追高到上萬元甚至更高,,一窩蜂式的炒茶市場在2007年下半年,,陡轉直下。以大益普洱茶每件30公斤的7542為例,,4月份,,零售價從2.2萬-2.3萬元跌到1.7萬-1.8萬元,5月底,,同一批次的“大益”茶,,價格跌到1.1萬-1.3萬元/件,到6月初,,更是跌破了萬元,。崩盤后,資金迅速撤離,,短視的投機炒作,,終端消費的支撐缺乏,讓普洱茶神話成了浮光泡影,。
如今,,古樹茶價格再度飆漲,一個關鍵性的人為原因是,,個別商家以資金運作方式進入古樹茶市場,,高價搶購鮮葉。
張鴻:茶葉在作為投資品時 投資人一定是追漲的
(《央視財經(jīng)評論》評論員)
供應多了,理論上講價格應該下來,,但是每年新茶上來的時候,,它都會往上漲,這事很奇怪,。其實我們今天談茶,,茶是作為投資品,這種茶它不管上市不上市,,都會不斷的有新聞出來,,比如要創(chuàng)新高了,因為只有創(chuàng)新高,,只有漲價,,追的人才會多。還有一種是喝的茶,,新茶下來,,我要喝明前茶。要喝的這個茶,,理論上來講應該越便宜,,喝的人越多。但是我怎么能讓它便宜呢?為了讓它價格不下來,,新茶一開始上來,,你就會看到各大新聞,產(chǎn)茶地就會拍賣,,就會弄一些小品種上來,,一兩拍出多少錢來,甚至一錢拍出多少錢來,,它是為了保證價格不下來,。
我們?nèi)绻^察價格的話,從2013年開始,,中高端的茶,,就是我們喝的茶,其實出現(xiàn)了價格的下滑,,低端的茶沒有太大的變化,。你要去茶城,今年和去年差不多,,沒有像到處拍賣的這種茶,,這個漲了,那個又漲了,,價格跟以前差不多,。
劉新惠:在茶葉里找商機比在字畫和古董里簡單的多
(《央視財經(jīng)評論》特約評論員)
我覺得這個局面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的人多了。喝茶的人一多,,以前不明白的茶葉,,現(xiàn)在慢慢開始接觸到了,根據(jù)自己口味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對茶的需求的量也不同。
實際上現(xiàn)在茶城什么樣的茶最好賣,,恰恰是中間這一部分的茶,。太便宜的茶,人家不買,,太貴的茶,,人家買不起,。什么樣的茶走量?要品質(zhì)有品質(zhì),,要口感有口感,就是中高檔的茶,。而中高檔的茶,,從生產(chǎn)的角度來說,偷工減料很難,,它要求茶的質(zhì)量,,原材料必須要好。但要是把它做成特別貴的茶,,實際上來說,,能消費的很少很少。講究的人喝講究的茶,,講究在哪塊兒?實際上就是一個品,、一個質(zhì)。
以前盲目的人,,經(jīng)過七年一輪以后,,他開始學習,開始歷練,,開始成長,。以前不明白的,現(xiàn)在他明白了,,以前他的投資可能是盲目的,,現(xiàn)在他真的非常有目的了。投資茶葉,,在茶葉里邊找商機,,比在字畫和古董里簡單的多,。我不是鼓勵,而是說,,要干自己熟悉的事情,。你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人云亦云,,那你一定不會成功,。
張鴻:2007年曾近有過一輪過山車的行情 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那么熱了
(《央視財經(jīng)評論》評論員)
現(xiàn)在和幾年前相比,已經(jīng)沒有那么熱了,,因為很多炒普洱茶的人,,已經(jīng)變得理性了。這個理性是被動變的,,因為2007年曾經(jīng)經(jīng)過一輪過山車的行情,。但這些年我們一直在關注,類似普洱茶這樣的過山車的行情,,從去年開始又出現(xiàn)了上漲,,我們必須把這一部分茶當作投資品來看待。再往前延展,,從九幾年開始,,一些來自臺灣的資本開始進入到廣西、云南等地的茶葉市場,,然后開始入股到一些國有的茶葉企業(yè),。到2003年左右,開始出現(xiàn)了這個概念,,那個時候的普洱茶根本就不值錢,,然后開始出現(xiàn)概念,開始從云南,、廣西,,馬幫到北京來,很多地方政府也希望茶葉能成為自己的支柱產(chǎn)業(yè),,也成為商機,。
如果我們把它作為一個投資品,有自己在那兒吸籌的過程,,然后開始造概念,,開始慢慢拉升。我們現(xiàn)在看,,2007年那一輪的啪一下下來,,很可能是一些已經(jīng)出貨了。現(xiàn)在很可能是人家出完貨以后,,在底下又開始運轉,。這幫資金是不會走的,,它非常專業(yè),因為香港五幾年的時候有過這一輪,,臺灣九幾年的時候也有過這一輪,,這幫資本對茶葉非常熟悉。七年一輪,,現(xiàn)在概念又來了,。那個時候的概念是什么?就是普及。大家光知道普洱,,然后說生普洱,、熟普洱什么的,給普及,。普及后很多人盲目的進去了,,現(xiàn)在這盲目的人受損了以后呢,就開始新的,,更稀缺的東西,。
劉新惠:資本決定市場 市場決定價值
(《央視財經(jīng)評論》特約評論員)
一定要明察秋毫,要明白茶是怎么回事,,有的茶能炒,,有的茶不能炒。像季節(jié)性很強的茶,,地域性很強的茶,到了其他的地方,,可能它就變味兒了,。應該是明前的茶,你到了秋天再喝,,或者秋天你還去投資今年的新茶,。例如說龍井,它只能在今年喝,,你擱到明年喝,,它明年那一茬又來了,它的時效性非常非常的強,。它跟普洱是兩種投資方式,,普洱一定是靠年份的,明前茶一定是看天氣的,。今天天好,,可能這茶就香,氣候不好,,今年可能就出現(xiàn)或者那樣的問題,,口感上的不一樣,,價錢也不一樣。
如果說只一味的炒明前茶這個概念的話,,不看天,,不看地,你可能就投資失敗,。但是從普洱茶的角度來說,,因為云南的氣候相對來說比較穩(wěn)定,而且群體非常非常大,。像咱北京人以前誰喝普洱茶,,也就喝一花茶,現(xiàn)在還喝了什么普洱,、大紅袍,、紅茶、綠茶等等一系列的,。資本決定市場,,市場決定價值。
劉新惠:茶的味道變不了 但是錢的味道會變
(《央視財經(jīng)評論》特約評論員)
其實茶的味道變不了,,就是錢的味道會變,。客觀地說,,它是一個流通渠道的問題,,如果說你在這個流通渠道里,你能花很少的錢,,買到很好的茶,。但是你從其他的渠道轉到這個渠道當中來,那你的代價相對來說就比較大,,甚至會誤入歧途,。無論是炒作也好,機會也好,,投資也好,,賺錢也好,都是人性的天經(jīng)地義,,我覺得都是好事,。這本來是一個很快樂的事,但是不能過,,這個度一定得掌握好,。
從投資的角度上來說,你就不要把它想成是茶,你就把它當成是一個投資的產(chǎn)品,。所有的投資產(chǎn)品,,道理都是共通的。無論是股票也好,,礦泉水也好,,都是一樣的。現(xiàn)在炒礦泉水,,把礦泉水里的某種元素含量給它放大,,比如你不喝這水,你頭發(fā)就是黃的,,一直炒作這個概念,,慢慢信的人就多了。在投資收藏領域里,,有一個概念叫裂變,,一個變成倆,倆變成四個,、四個變成八個,,八個十六個、十六個變成三十二,,裂變速度之快,,超乎你想象。
張鴻:別把自己當作特別聰明的人 我們都有可能成為那個傻子
(《央視財經(jīng)評論》評論員)
我們都別把自己當作特別聰明的人,,我們都有可能成為那個傻子,,你要保持這種警惕,大概就不會被燙著,。剛才劉老師說這個度,,我就想炒茶,咱們今天說的是炒作的茶,,但其實炒茶是制茶的一個程序。炒茶是用什么炒?是用手炒,,用手在里面揉捻,,然后給它搓成小細條。炒茶的時候里邊的溫度特別高,,我見過人炒茶,,人家讓我試的時候,我沒敢試,。所以如果物理上的炒茶,,我不敢試的話,我想這種投資上的炒作茶,,我大概也不敢,。
如果你想把茶作為一個投資品,,想進入到里邊,你不光需要有茶的基本知識,,還得有投資的基本知識,。其實它特別像股市里面的輪漲,普洱2007年跌了以后,,不是所有的茶都跌了,,什么鐵觀音、大紅袍,、金駿眉,,金駿眉十幾年前根本沒聽說過,突然冒出來的,,這些都炒到天價去了,。它會輪漲,這個資本在里邊想說這個不行了,,其實在這個不行之前,,他可能已經(jīng)在那邊建完倉了,所以你追不上,。就像股市里的莊家一樣,,有一些專門炒某小盤股,有的專門炒另一類股票,,這個也是一樣,,不會只有一個莊家,有很多資本在這里面,,風起云涌,。你如果是個小散戶,其實茶文化里有一句話叫吃茶去,,就是你淡然一點兒,,茶文化就是淡然,放下功利的心,。很多人賣茶的時候,,跟你講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這個茶明年會漲,,這跟茶文化完全是相悖的,。
劉新惠:茶道就是商道 商道就要有商業(yè)運作的基本規(guī)律
(《央視財經(jīng)評論》特約評論員)
實際上茶道就是商道,商道就要有商業(yè)的運作的基本規(guī)律,,你得遵循這個規(guī)律,。如果你真是高手,你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些個新的規(guī)律出來。但總而言之,,在這個商道當中,,我覺得中國的任何一個品類的投資人,他跟以前十年以前已經(jīng)不一樣了,,實際上我覺得現(xiàn)在隱隱的讓我感覺到有一種商會的概念,。
比如說我今年開始做金駿眉,以前我們都不知道金駿眉是什么,,一年流行一個,。這個品種不是一個人,它是一撥人,,一路上的人都在干這事,,所以說此起彼伏、此消彼漲,。但是總體的這個市場是大家都在賺錢,,這樣它就慢慢的有點兒商會引導市場、引導價格的趨勢,。這樣的話,,如果你品質(zhì)真的是能夠跟得上,我覺得它就是一個好的良性的循環(huán),,高中低都有茶去喝,,高中低都有茶去賣。就像說吃茶去,,關鍵它可不是喝茶去,,它是吃茶,吃茶跟喝茶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