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門主任李昌鏞11日表示,,2014年,亞太地區(qū)依然是全球經濟最富活力的地區(qū),,但要保持增長,,亞太地區(qū)經濟體需要深化經濟結構改革。
李昌鏞在世界銀行和IMF春季會議上說:“我們相信2014年亞太地區(qū)將依然是全球經濟最富活力的地區(qū),,雖然增速較過去幾年有所下滑,。”
IMF預計,,2014年亞太地區(qū)整體經濟增長率將達到5.4%,,2015年達到5.5%,高于2013年的5.2%,。這主要源于發(fā)達經濟體整體復蘇步伐加快,,帶動亞太地區(qū)出口增加。
2014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7.5%,,略低于2013年的7.7%,。李昌鏞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是轉向更加可持續(xù)增長道路的合理調整,。此外,,日本經濟將增長1.4%,印度增長5.4%,,韓國增長3.7%。東盟國家也將繼續(xù)保持較快增長,,整體增速為5.0%,。
李昌鏞還說,,亞太地區(qū)面臨的外部風險曾因去年年中美聯儲釋放削減量化寬松(QE)信號而顯著上升,,如今該外部風險已明顯減弱,。這一方面源于亞太經濟體經濟基本面較好,,另一方面源于該地區(qū)經濟體在美聯儲釋放削減QE信號后快速采取了應對措施。
但李昌鏞認為,,雖然亞太地區(qū)目前整體經濟增長保持較快勢頭,,但仍需保持警惕并深化經濟結構改革,。
他說,,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亞太地區(qū)經濟體目前的財政政策空間已被嚴重壓縮,,且宏觀經濟不平衡現象加劇,,如果不深化結構改革,亞太地區(qū)會變得更加脆弱,。深化結構改革,,短期將有助于維護投資者信心和金融市場穩(wěn)定,,中長期將有助于保持該地區(qū)的經濟增長勢頭。
世界銀行和IMF春季會議4月11日至13日在華盛頓舉行,。在此期間,,兩大國際機構的成員代表和經濟學家將全面評估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探討熱點問題,,并進一步協(xié)商如何推動全球經濟更強勁和可持續(xù)復蘇,。
更迅速,、更便捷閱讀深度解析,、分享新銳觀點,請掃描二維碼,,關注經濟參考報微信公共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