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月北京土地出讓金總額突破623億元,達到去年全年土地出讓金的1/3,預計一季度土地出讓金很可能接近千億元……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的火爆,,不斷引發(fā)人們對2014年房價走勢的擔憂,。回應民生關切,,前來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紛紛問“癥”土地財政,。
政府熱衷賣地抬高房價
據(jù)國土資源部統(tǒng)計,,2013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同比增長5.8%,,全國105個主要監(jiān)測城市地價總體水平持續(xù)上漲。去年全國土地出讓總金額達4.1萬億元,。
“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尤其一線城市地價有剛性市場需求,成本收益還會上升,�,!比珖䥇f(xié)委員、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長廖永林表示,。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院副院長竇曉玉表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土地財政的形成和積累,,房價地價的不斷攀升走高,和地方政府的“縱容”有著莫大的關系,。
“政府熱衷賣地,,抬高了房價;房價高漲,,政府又有更多的稅收,,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比珖舜蟠�,、山西建筑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柳樹林說。
“土地財政同我國當前正處于工業(yè)化,、城市化的高速發(fā)展期緊密相連,。”廖永林指出,,應該客觀地看待土地財政,,它不但是地方政府眼中的“金礦”,也是“提款機”,。這部分收益要支撐保障房建設,、水利建設、按比例計提教育資金,還要用于水,、電,、氣、暖,、公共交通,、城市環(huán)境綠化等大量民生支出。
代表委員指出,,不少地方患上“土地財政依賴癥”說明財稅體制改革需要深化,,地方政府的財權和事權不統(tǒng)一,導致很多地方只能依靠賣地推動地方發(fā)展,。
危險的“錢袋子”
地價不斷攀升引發(fā)一系列問題,。
柳樹林指出,土地財政極易刺激地方政府“快賣地,、多賣地,、賣好地”的利益沖動,本屆政府雖然可以獲得巨大的土地收益,,而下屆政府面臨著土地收益銳減甚至無土地收益的危險,。
“通過土地賺錢容易,這就讓地方政府把精力過度放在經營土地上,,而忽略了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竇曉玉指出,,靠征地賣地推動城市建設,,容易導致土地資源的粗放使用,同時容易引導高科技等實體經濟產業(yè)轉向追逐暴利的房地產行業(yè),,扭曲產業(yè)結構升級,。
“地方政府熱衷賣地生財,必然導致房價不斷攀升,,出現(xiàn)‘越調越漲’的怪圈,。”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指出,,老百姓把收入集中投在房地產,會造成居民的消費結構畸形,,對其他行業(yè)帶來負面影響,。“一業(yè)興旺百業(yè)衰,,我國長期以來居民的支付能力嚴重透支,,調整經濟結構、拉動內需舉步艱難�,!�
此外,,房價高企,城鎮(zhèn)化中農民工進城的成本加大,;地方債和金融體系的風險進一步擴大,;賣地沖動甚至觸及耕地紅線……代表委員普遍認為,依靠土地財政是一種類似“毒癮”的依賴癥,,必須下大力氣戒除,。
為土地財政“支招”
土地財政不可持續(xù),但根據(jù)我國目前的經濟發(fā)展情況,,未來幾年房地產業(yè)仍將是地方政府比較依賴的收入來源,。為盡快改變這種狀況,,代表委員紛紛提出各自的建議,。
廖永林指出,要區(qū)別對待土地財政,,根據(jù)地方所處的不同階段,、不同地區(qū)的特點,讓土地財政發(fā)揮不同的作用,�,!艾F(xiàn)階段要對土地集約使用,對城市的規(guī)劃和發(fā)展要有頂層設計,,嚴格按照標準用好地”,。
柳樹林建議將現(xiàn)行的土地出讓金一次性征收,改為由房屋產權人分年度向政府繳納,�,!斑@樣可以將房屋的成本攤薄,減輕居民購房的壓力,,有利于拉動居民購房消費,。從長遠看,政府的收益細水長流,,可以更好地規(guī)劃建設城市”,。
蔡繼明指出,政府既要集約使用土地,,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又要財政支出公開透明,,削減不合理開支,,建設節(jié)約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