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圖片 |
10日晚間,央行發(fā)布了2014年工作會議的新聞稿,。與往常洋洋灑灑千余字描述當年工作重點不同的是,,今年的央行公告僅用了不足五百字的篇幅講述今年的工作重點和政策取向。同時,,用“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協(xié)同性”這一表述,,替換了2013年強調的“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專家認為,,今年國際國內經濟的不確定性較多,,需要貨幣政策靈活應對,增強前瞻性,、針對性和協(xié)同性,。故而,在穩(wěn)健貨幣政策框架下,,針對經濟環(huán)境的復雜變化,,今年的貨幣政策可能在操作上存在較多變數。
央行表示,,繼續(xù)實施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不斷完善調控方式和手段,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協(xié)同性,,大力推動金融改革,切實維護金融穩(wěn)定,,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支持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爭取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促進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中央對今年國際經濟形勢的判斷用了好幾個不確定,大宗商品價格不確定,,大國貨幣政策不確定,,資本流向不確定……實際上,主要大國的政策變化,,比如美國的QE政策,,是和國際資本流動緊緊地掛在一起的。這就意味著今年的政策可能是有變化的,,而不會是線性的,。”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國內經濟也有很大不確定性。有人對今年經濟增長很樂觀地看高到8.6%,,但大多數人比較審慎,,認為增速比去年還會低一點,所以貨幣政策很難強調連續(xù)性,。今年要更加強調“前瞻性”,,通過對先行指標的觀察,,適度預調微調,來盡可能維持經濟的相對穩(wěn)定,。
對于今年的政策取向,,機構間分歧較大。有機構判斷,,在穩(wěn)健政策的中性基調下流動性“難松”,。央行將繼續(xù)堅持以高利率去杠桿、控制影子銀行,、約束房地產和平臺的政策取向,。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利率持續(xù)高企,,拖累經濟增速,;局部債務風險爆發(fā)帶來系統(tǒng)性壓力;或者外匯占款趨勢性回落,,屆時政策有主動放松的可能性,。
雖然機構普遍贊同穩(wěn)健政策的中性基調,但是,,這種中性基調也受到一些宏觀經濟條件約束,,其一,如果經濟增速顯著滑坡,,進而影響到就業(yè),,那就超出了政府所容忍的下限;其二,,如果局部地區(qū)或行業(yè)出現信用違約事件,,也有可能觸及系統(tǒng)性風險底線;其三,,如果外部流動性萎縮,,時點沖擊加大貨幣市場的波動,屆時,,政策調整將成為大概率事件,很可能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對沖,。
另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債務問題將成為影響政策的一個重要變量。從審計署債務審計結果看,,今明兩年是地方政府性債務償還的高峰期,,到2015年末需要償還的債務占比達到53.9%,這意味著地方政府借新還舊,、再融資的壓力較大,,加之地方融資平臺自身產生現金流的能力較弱,,將不可避免導致流動性風險上升。
經濟學家趙曉判斷,,雖然債務總體可控,,但局部信用風險不排除一觸即發(fā)的可能,這就使央行面臨兩難局面,。央行既希望通過信用事件來降低金融領域風險偏好,,又要防控局部信用風險上升成為全局風險的可能,因為一旦引發(fā)系統(tǒng)性信用風險,,資產價格的大幅收縮必將刺破金融泡沫,。他認為,今年是經濟增長背景錯綜復雜的一年,,面對復雜局面,,央行調控的藝術性將受到極大考驗。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表示,,當前市場流動性緊張,,融資成本高企,要警惕政府融資平臺因流動性風險導致信用風險集中爆發(fā),。所以,,要保持市場流動性,用時間換空間,,建議適時降準應對,。他認為,2014年我國流動性仍不容樂觀,,需要多管齊下改善實體經濟融資環(huán)境,。比如,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淡化甚至取消信貸額度和貸存比等傳統(tǒng)監(jiān)管指標,。
此外,央行通過高利率政策去杠桿,、控制影子銀行,、約束房地產和平臺的政策取向也面臨兩難的選擇。2013年年中以來,,實際利率的大幅拉升,,給實體經濟帶來較大壓力,但并未能有效約束房地產,,影子銀行體系提供的資金更多地流入了財務軟約束的融資平臺和成本承受能力強的房地產企業(yè),。但是,管理層顧慮,如果以注入流動性的方式降低融資成本,,又進一步助漲了房地產和平臺的擴張,。
專家認為,這需要財稅和產業(yè)等多種宏觀政策的協(xié)同,�,!把胄杏姓邊f(xié)同的訴求。畢竟,,結構性問題已經影響到了總量政策,,現在房地產和平臺對資金有近乎無限的需求,如果控制了‘量’把‘價’搞上去必然傷害到其他部門,�,!濒斦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