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7日從海關總署、公安部,、環(huán)保部,、質檢總局四部門聯(lián)合舉行的發(fā)布會上獲悉,今年7至10月,,全國海關立案偵辦走私犯罪案件700起,,案值132.2億元人民幣,涉嫌偷逃稅額2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30.8%,、1.4倍和2.3倍。
海關總署緝私局局長劉曉輝介紹說,,從今年7月開始,,海關總署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一場為期半年的大規(guī)模打擊走私專項斗爭和聯(lián)合行動,。在行動前一階段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重點領域打擊治理成果繼續(xù)擴大。
據劉曉輝介紹,,汕頭海關日前查獲的一起利用加工貿易渠道偽報貿易性質走私進口皮草特大案件,,涉嫌偷逃稅額高達17億元,是打私聯(lián)合行動開展以來查獲的最大一起涉稅案件,,同時也是近年來海關破獲的最大一起涉稅走私犯罪案件,。
此外,,今年以來,中國海關共立案偵辦走私禁止進境類廢物案件70起,,查扣廢礦渣,、廢涂料、廢輪胎,、舊衣服等禁止進境“洋垃圾”5.14萬噸,。
環(huán)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長李蕾分析稱,“洋垃圾”屢禁不止的原因,,一是發(fā)達國家的固體廢物處理成本高,,不法分子走私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既可以收取國外的垃圾處理費,,同時又在國內逃避監(jiān)管,,以污染環(huán)境的方式利用,牟取雙重暴利,。此外,,一些發(fā)達國家對固體廢物的非法進出口監(jiān)管不嚴,我國周邊國家對固體廢物進出口缺少管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些發(fā)達國家向我國轉移“洋垃圾”的中轉地,。
騙取出口退稅等違法犯罪活動也是本次專項行動的打擊重點。據不完全統(tǒng)計,,7月份以來,,各級海關立案查辦申報不實(影響退稅)案件2365起,案值36.2億元,,涉及退稅2.9億元,。公安部門偵辦騙取出口退稅違法犯罪案件53起,其中騙稅1000萬元以上重大案件6起,,挽回出口稅款損失1.05億元,,查處涉嫌參與騙稅的出口企業(yè)、報關行和“地下錢莊”36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