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著名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教授Robert
Aliber一直認為,歐洲經濟一體化有利于歐盟各國增強對外競爭力,。如今,,他在歐盟問題上的觀點有了徹底轉變,,主要基于兩點原因:一是希臘問題,;二是因北歐貿易順差,南歐貿易逆差引發(fā)的南北歐貿易失衡格局,。
近來,,我們聽到了很多歐洲經濟逐步溫和復蘇并推動歐元走強的言論。然而,,Aliber認為歐元區(qū)較以往更有可能分裂,,至少分為北歐和南歐兩個貨幣區(qū)。Aliber的觀點值得關注,。Aliber
2007年年中就說過:冰島有著巨額債務和極高的貿易赤字,,該國通過借新債來還舊債,因而將導致破產,。而那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尚未意識到這個問題。Michel
Lewis(《說謊者的撲克牌》的作者)在他的暢銷書Boomerang中,,大加稱贊Aliber在冰島問題上的遠見,。
如今Aliber對整個歐元區(qū)持悲觀看法,他列舉了兩個主要原因,。 1.
歐盟不惜一切代價地將希臘留在歐元區(qū)是個嚴重的錯誤,。希臘當前的狀況,類似于美國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情形,,異常糟糕,。希臘在2001年初加入歐盟時,就是個極度不具競爭力的國家,。為加入歐盟,,希臘捏造經濟數(shù)據(jù)、偽造合約,,掩飾了它的債務問題,。2010年初,希臘崩潰不可避免的到來時,,歐盟當時就應強迫希臘退出歐元區(qū),。退出歐元區(qū)后,希臘的貨幣可以重新定價,,而非采用以歐元計價的較高價格,,這樣可以使其出口及旅游業(yè)更具備競爭力,以緩解當前的危機,。
2.
歐元區(qū)南北貿易失衡,。歐元區(qū)北部,德國,、奧地利,、芬蘭和荷蘭等國通過出售汽車和電腦給南部的歐元區(qū)鄰國,,產生了巨大的貿易盈余;歐元區(qū)南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則由于它們的商品相比鄰國更為昂貴,,有著巨大的貿易赤字,。德國出口活躍,而法國不然,,法國的債務只會增加,,歐元區(qū)南部的貿易赤字不會消失。 Aliber說,,過去,,因價格差異所致的貿易失衡問題的解決辦法是貨幣貶值。法國應該每10年對貨幣進行一次貶值,,這樣其生產成本才可與德國相當,。值得注意的是,知名經濟學家一致認為貨幣貶值是一種工具,。在歐元區(qū)單一貨幣體系下,,法國和意大利不得不控制員工工資和福利的上漲,節(jié)約成本,,以便與鄰國競爭,。2000年代中期,法國意大利等國通過大量借款掩飾了成本問題:高額的住房支出和財政赤字使本該出現(xiàn)的高失業(yè)率問題沒能暴露出來,。但終究可借的錢就那么多,,商品價格缺乏競爭力的問題越發(fā)明顯,高失業(yè)率最終無法避免,。
當前,,歐元區(qū)南部國家缺乏貨幣工具來解決競爭劣勢的問題。歐元區(qū)南部國家勞動力成本過高,;而歐元區(qū)北部如德國生產力強,,生產增速快,這使得它們單一商品的勞動力價格較低,。因此,,拯救歐元只有一個辦法:幾年內,德國的物價增速需持續(xù)高于法國及意大利的物價增速,,這樣才能使歐元區(qū)南北部的進出口貿易達到平衡,。Aliber認為,從經濟可行性角度看,如果德國允許每年勞動力成本(工資)增長3%左右,,即高于當下德國工資的增速,,南北貿易問題將得到解決,。但是,,這么做可能造成文化沖擊和社會動蕩。
Aliber說,,如果當前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歐元會瓦解。如果歐元區(qū)南部的失業(yè)率繼續(xù)上升,,一些政治家會推動歐盟的解體,。Aliber認為這大致幾年后會發(fā)生,但未給出具體時間,。Aliber認為希臘是個例外,,不論德國采取何種行動,希臘將很快退出歐元區(qū),。Aliber承認他該想法已有4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