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經濟學家絲毫不擔心美聯儲等主要央行結束寬松貨幣政策,稱新興經濟體應為此舉杯慶祝,。
自美聯儲5月份首次暗示準備逐步退出經濟刺激措施以來,,新興市場已遭遇大規(guī)模拋售。不過,,據原IMF高級官員利普斯基稱,,新興市場資產遭遇拋售應該與美聯儲退出刺激措施沒多大關系,而主要是受到美聯儲關于全球經濟前景的講話影響,。
利普斯基稱,,發(fā)達國家央行將在經濟走強時開始解除刺激措施,對于新興市場而言,,發(fā)達經濟體形勢好轉將比與之相伴的貨幣政策轉變更加重要,。一旦發(fā)達國家開始退出刺激措施,都可能是非常漸進的過程,,甚至最終會對新興經濟體有利,。
但利普斯基的上述觀點受到爭議。
雖然沒人會質疑西方國家消費需求的增加將令亞洲受益,,但主導因素還是已涌入亞洲新興市場的低息信貸規(guī)模以及亞洲對這種信貸的依賴程度,。
野村首席經濟學家Rob
Subbaraman指出,資本流的變化往往比貿易流更大且更快,。他認為,,歐洲的經濟活動仍將低迷,中國經濟增長將在未來數月企穩(wěn),,但會在明年第一季度再度放緩,。
他還稱,鑒于亞洲對低成本融資的依賴以及經濟基本面的不斷惡化,,他不確定美聯儲在美國經濟走強之際退出刺激措施是否對亞洲有利,。
其他經濟學家則擔心美國經濟的反彈力度或不足以對亞洲產生積極影響。
荷蘭國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Tim Condon稱,,他對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將大大增強表示懷疑,。Condon說,美國在陷入全球金融危機前的經濟增速曾達到3.1%,,而擺脫危機后的經濟增速只有2.2%,;當前的貨幣政策不會推動經濟重拾危機前3.1%的趨勢增速。
還有經濟學家認為,有必要對主要央行退出刺激措施所帶來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加以區(q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