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際金融市場“烏龍指”頻現,,國內最近發(fā)生的著名案例首推“光大烏龍事件”。8月16日,,光大證券因訂單系統(tǒng)缺陷導致瞬間生成26082筆意外訂單,,觸發(fā)滬市71只權重股瞬間漲停,,滬指一分鐘暴漲百余點,創(chuàng)2009年3月以來最大盤中漲幅,。
這一“驚天異動”當日一度引發(fā)市場躁動,。亡羊補牢,我們有必要認真總結“光大烏龍事件”帶來的兩大啟示:只有第一時間公布已知全部真相才能救市,;股指期貨是投資者抵御這類極端風險的首選工具,。
第一時間公布已知全部真相才能快速救市
引發(fā)“烏龍事件”的光大證券交易系統(tǒng),此前模擬運行6個月并實際使用4個月均未出錯,。但核查發(fā)現策略投資部使用的套利系統(tǒng)中,,訂單執(zhí)行系統(tǒng)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托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訂單生成系統(tǒng)因存在缺陷,,會導致特定情況下生成預期外訂單。
實際上,,早在16日11:07時,,光大證券交易員就發(fā)現成交金額異常,并接到上交所來電查詢,。當時,,他們迅速批量撤單,終止套利策略訂單生成系統(tǒng)運行,,同時啟動核查流程并報告領導,,還及時通過做空期指進行了對沖。
但上交所11:44時在新浪微博發(fā)布“上交所系統(tǒng)運行正�,!惫婧�,,光大證券并未同步披露自己的原因。于是上交所公告難以澄清對權重股瞬間漲停原因的猜測,,無法阻斷傳言的誤導,,甚至引起對上交所公告含義的各種“利好”誤解,以至于部分不明真相的機構和散戶生怕踏空,,恐懼加貪婪進而跟風搶籌,。
在當天事故發(fā)生過程中,光大證券董秘上午稱自營盤70億元烏龍“子虛烏有”,,午后又對媒體承認套利系統(tǒng)出了問題,,導致大盤直線下跌,使上午追高買入的投資者損失慘重,。如果光大證券能在上午11:07實事求是地公告全部已知事實真相,,即及時公告“發(fā)現成交金額異常,已迅速批量撤單并終止套利策略訂單生成系統(tǒng)的運行,同時啟動核查流程并及時通過做空期指進行了對沖”,,就絕不會導致事態(tài)急劇擴大,。
因此,本人認為,,發(fā)生意外后第一時間公布已知全部真相,,是阻斷市場失控的根本手段。涉事機構應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期指是抵御此類極端風險的首選工具
“黑天鵝”引發(fā)大意外,,“小概率”導致大風險,已成為現代市場的常態(tài),。僅股市72.7億元意外成交就撬動大盤一分鐘暴漲100余點,,漲幅最高達5.62%,再次證明即使一家機構的一次“烏龍”也足以重創(chuàng)股市,。與此同時,,期指市場“穩(wěn)定器”功能也再次得以充分展現。
8月16日恰逢期指交割日,,也是“操縱市場”最佳時機,。面對上市以來最大一次“危機”考驗,中金所稱:滬深300股指期貨交易一切正常,,系統(tǒng)運行平穩(wěn),,12%的保證金比例足以抵御當前市場波動,未出現客戶爆倉,。主力IF1308合約以2330.22點順利完成交割,,交割量正常。多空雙方有序平倉離場,。針對“期指暴漲令不少空頭爆倉”傳言,,不少記者致電多家公司高管,均未獲悉爆倉等風險事件,。
事實證明及時在期市對沖,,恰恰是緩沖波動、及時止損的有效途徑,。光大證券自營盤當日新增7130手期指空單,,按9月合約收盤價2286.2點計算,約合48.9億元股票市值,。雖不能全部補虧,,但畢竟對沖了部分虧損。該期指空頭建倉是否違規(guī)尚有待進一步調查取證,,但利用期指可快速關閉風險敞口,進而緩沖其股價波動,,對沖持股損失則是顯而易見,、難以替代的有效手段,。且由于期指市場容量充足,雖部分席位空單陡增,,卻未對市場正常運行造成負面影響,。如無期指的對沖功能,本次“烏龍”給廣大股民和機構造成的傷害將遠超目前,。
當前期現兩市交易規(guī)則不對稱,,部分投資機構和大戶可通過期指對沖保值,期民也能通過T+0盡快糾錯,,但中小股民卻無法對沖風險,。我們期待中金所即將上市的國債期貨和上交所醞釀中的個股期權,能在規(guī)則上預防和改變上述尷尬,。
■“烏龍事件”鏈接
2002年歐交所短短兩月內操作失誤兩起,,導致指數暴跌500點,停盤3小時,。
2005年日本瑞穗交易員誤將“以每股61萬日元賣出1股”下單為“以每股1日元賣出61萬股”,,導致股市大跌,該公司損失400億,,賠光上年利潤280億日元,。
2010年美國一交易員將“百萬”誤打成“十億”,令道瓊斯指數5分鐘暴跌千點,。
2012年印度股市59份錯單致NIFTY指數8秒下跌15.5%,。
2013年8月20日國際投行高盛因程序交易錯誤導致大量期權錯單,或將為此賠付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