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7月CPI同比升2.7%,,預期升2.8%;PPI同比降2.3%,連續(xù)17個月同比下滑,,預期降2.2%,。多位經濟學家認為今年通脹壓力不大,且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對于股市來說是利好消息,。但總的來看,實體經濟還未走出低谷,。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這一數據反映出當前經濟仍然需求不足。從目前來看通脹不是主要矛盾,,政策層面更應關注穩(wěn)增長,,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總體來看實體經濟還未走出低谷,。
財經評論家葉檀表示,我國下半年CPI不會有大的波動,,仍將保持2.7%,、2.8%左右的增速。此外,,雖然PMI,、PPI略有回升,預示著經濟有所好轉,,但調結構任務依然很重,,經濟只是穩(wěn)步回升,不會對物價造成大的波動,。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表示,,CPI略低于市場的預期,PPI的跌幅也進一步收窄,,說明通脹壓力依然不大,,且實體經濟需求不振的情況有所好轉,應該對證券市場構成利好,。不過考慮到PPI的增幅仍為負值,,即需求下降的勢頭仍未遏制,所以針對實體經濟的結構性信貸和財政政策將會繼續(xù)放松,。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數據符合預期,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加上進出口數據好轉,,穩(wěn)經濟政策加力,,對股票市場的回暖有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澳新銀行表示,,中國通脹可能已經見頂,,預計8月通脹為2.2%,9月通脹為2.3%,,維持中國全年通脹預期在2.5%不變,,低于中國官方的目標值3.5%,中國央行似乎已經采取“靜觀其變”的策略,,如果資本外流成為大規(guī)模且持續(xù)的現象,,中國央行可能將被迫下調存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