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預期的貨幣寬松未至,,等來的卻是銀行間拆借利率和國債回購利率飆升至歷史新高。
20日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SHIBOR
)大幅上升578.40個基點至13.44%,;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一度觸及30%的歷史高點。始發(fā)于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緊張問題,也牽連到貨幣基金,、交易所債市乃至黃金市場,。
滬深A股20日受此影響再度大幅下挫,其中滬指重挫2.77%,,報2084.02點,,幾乎收于全天最低點。這也是滬指最近半年來首次跌破2100點心理關口,。
——“錢荒”來了
繼周三SHIBOR大幅上漲206.40個基點后,,周四SHIBOR再次飆升578.40個基點,至13.4440%,。此外,,銀行間國債市場更是掀起了“血雨腥風”:銀行間國債價格周四收盤全線暴跌,1年期國債收益率飆漲至4%,,10年期國債價格被逼升至3.7%,,二者利率倒掛達30個基點。從周四早間開始,,大多數的現券交易員們就只有一個任務:拋售債券,,平倉。
隨著銀行間市場資金的極度緊張,,市場降存準的呼聲也日益強烈,。海通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金融機構的杠桿水平太高,,此時并不適宜降存準,。他認為,問題的癥結并不在于貨幣總量的減少,,而是在于貨幣并沒有流入到實體經濟當中,,此刻降存準無異于助長玩錢風氣,。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曉蕾在接受采訪時同樣表示,,金融機構無節(jié)制地自我膨脹,玩“錢生錢”的游戲,,央行此時妥協(xié),,無異于縱容這種行為,這將引發(fā)嚴重的道德風險,。
——央行不放水
此前有外媒報道四大行呼吁央行在本周三前降存準,,以緩解資金壓力,但央行不僅沒有降準,、降息,,連逆回購也惜之如寶,不放松流動性的意圖頗為明顯。對此,,銀行只能轉而寄希望銀監(jiān)會出面溝通,,但銀監(jiān)會是否會出面,以及出面效果如何都是未知數,。
有不少人分析認為,,銀監(jiān)會與央行立場一致,因此銀監(jiān)會不大可能出面與央行進行溝通,,更何況央行目前的堅決似也是上次意圖的體現,。前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提出要“把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堅持住”,,一些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這其中暗示了不放松的堅定取向。
——有錢機構借機“大賺”
央行堅持不放松流動性,,給依然有富余資金的銀行或其他機構帶來了一次“狂賺一筆”的機會,。昨日有媒體稱,目前已有央企,、地方國企以及財務公司主動找銀行表示可拆借資金以解銀行燃眉之急,,“順帶狂賺一筆”。
■分析·解讀
M2破百萬億 “錢荒”何來,?
與“錢荒”形成反差的,,則是我國已經破百萬億元的M2存量。截至5月末,,我國M2余額104.21萬億元,,同比增長15.8%,顯著高于年初制定的13%的目標,,可以說整體并不缺乏流動性,。
結合近期國內外的一系列因素可以發(fā)現,銀行間的“錢荒”是暫時性,、結構性的:其一,,美聯儲議息會議透露出縮減債券購買規(guī)模,逐漸退出量化寬松的傾向,;其二,,央行的態(tài)度,其糾正資金“空轉”的態(tài)度堅決,,在剛有成效的情況下不會輕易放松,;其三,市場緊縮預期強化,;其四,,稅收集中上繳,,準備金補交等短期因素集中出現。
M2不僅繼續(xù)呈現上升趨勢,,更是在總規(guī)模上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于前列,。然而,資金市場特別是銀行間市場利率的飆升,,顯示出盡管監(jiān)管層今年以來加強監(jiān)管力度,,但部分資金仍出現錯配,此前不少資金繞道表外進入金融市場套利或流入房地產市場,。
央行為何按兵不動,?
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面全線飆升,令各機構交易員叫苦連天,,央行方面則依舊淡定,。昨日,央行在公開市場地量發(fā)行3個月期20億元央票,,價格為99.28元,,參考收益率2.9089%。市場預期的逆回購重啟的愿望逐漸渺茫,。對此,,市場猜測,央票延續(xù)地量,,是表明了央行的一種姿態(tài),,即“市場的問題需要市場自身去解決”。
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銀行間市場主力通過狂炒Shibor利率向央行施壓要求放松流動性管理的可能性,。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央行完全有能力,、有足夠的政策工具去緩解這種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的狀況,,不管是逆回購也好,還是降準也好,,都有足夠空間�,,F在央行比較謹慎可能是在試探這一輪資金緊張是季末各銀行搶資金的暫時性現象,還是真的資金面緊張,。他認為,,如果真的出現資金面緊張,,央行應該會采取相應措施,,外界不應有太多擔心。
金融市場需“糾偏”
在金融市場起伏不斷的情況下,,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優(yōu)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fā)展,更有針對性地促進擴大內需,,更扎實地做好金融風險防范,。
對此,多位接受采訪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對于釋放流動性的期待可能還要落空,金融市場仍需要“糾偏”才能有效防止未來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美銀美林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撰文指出,,此次shibor的急升及動蕩可以懲罰部分機構,制造波動風險,,使套利行為有所收斂,。不過他也表示,這種動作增加了經濟金融系統(tǒng)的政策不確定性,,金融改革需要制度建設而非僅僅是整頓,。
不少專家表示,在存量資金規(guī)模巨大的情況下,,未來更應該做好資金配置,,引導資金流入滿足實體經濟需求。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解讀認為,,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核心精神是金融支持實體,,支持的重點領域是兼并化解過剩產能、小微三農,、消費升級和走出去,。(新華財經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