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趙乃育/繪 |
預算法修改16年,,至今仍未修正定案。全國人大代表吳曉靈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并不意外,,因為在人大常委會內(nèi)部審議過程中委員們的分歧就很大,核心的問題包括預算該公開到什么地步等,。對此,,許多博友表示,財政預算公開宜早不宜遲,。公開透明的原則是現(xiàn)代預算制度的核心原則,,只有預算的透明,才有“看得見的政府”,,人民才能行使監(jiān)督權(quán),。
公開只是第一步,還要進一步細化經(jīng)濟分類,。博友“@馬靖昊說會計”表示,,預算只有細化了,預算公開才有實質(zhì)意義,,目前公開的政府預算都是匯總的大數(shù),,人大和公眾沒辦法提意見。
針對當前政府預算的收支科目按“類,、款,、項、目”四級劃分,,財政預算只落實到“款”,,重點項目到“項”,而“項”這一級是動輒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預算,,這些資金分配到哪些項目上去均由政府部門決定,,公眾很難知道,人大也難以審查,。
財政預算如何公開,?公開到何種程度,?
博友“@胡星斗弱勢群體經(jīng)濟學”認為,按照發(fā)達國家的做法和公共財政理念,,財政預算必須詳細到每一項采購或支出的明細清單,,說明開支的理由和輕重緩急;政府所有部門的預算統(tǒng)一到一個政府預算之中,,通過網(wǎng)絡或者其他大眾媒體向社會公開,;預算沒有列入的項目不能開支,列支的資金不得挪作他用,;未經(jīng)納稅人或其代表同意,,不得征稅;錢袋子掌握在議會或納稅人代表手中,,財政預算及支出經(jīng)由納稅人代表的審查,、批準,并且接受納稅人或其代表的監(jiān)督,。
也有博友認為,,預算公開在當下不能操之過急,,要一步步來,。博友“@白明便攜博客”表示,預算需要有透明度,,但現(xiàn)階段由于受管理體制,、認識程度、發(fā)展水平等因素影響,,預算公開這件事也不能夠操之過急,,除了要一步一步來,更要有選擇,�,?梢怨_的盡可能公開,暫時不便公開的也要向老百姓解釋,。不要僅僅為公開而公開,,要創(chuàng)造條件朝著提高預算透明度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