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優(yōu)質優(yōu)價和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合理確定成品油價格
霧霾引發(fā)的燃油品質爭議推動了油品標準升級的步伐。
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實施“國四”柴油,、“國五”汽、柴油標準的時間表,。
會議指出,,隨著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污染的影響日益增加,。為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會議決定在已發(fā)布第四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50ppm)的基礎上,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盡快發(fā)布第四階段車用柴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50ppm),,過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發(fā)布第五階段車用柴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發(fā)布第五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10ppm),,過渡期均至2017年底。
這是繼《車用汽油》GB
17930-2011明確2014年1月1日為“國四”汽油標準全面實施日期之后,,國家確定了2015年初和2018年初這兩個新的油品升級時間節(jié)點,。
鑒于國內多數地區(qū)仍在使用“國三”汽油和“國二”柴油的現(xiàn)實,這個時間表的落實將面臨壓力,。
過渡期長短之爭
“在國務院公布的過渡期內,,我們將加強油品有害物質和環(huán)保指標的監(jiān)管,結合機動車污染防治需求,,推動過渡期內盡快大范圍實施油品升級,。”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員,、中國環(huán)境科研院副研究員岳欣昨天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目前,北京已率先使用了“京五”(相當于“國五”)標準的油品,,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部分城市則已經實施“國四”汽油標準,,國內其他地區(qū)仍實施“國三”汽油標準。柴油的標準則更為落后,,全國大多數地區(qū)實施的還是“國二”柴油標準,,面臨“跳級”挑戰(zhàn),。
據了解,由中石化旗下石科院,、中石油旗下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組成的起草組編寫了“國五”汽油標準草案,,并于2012年9月向社會征求意見。
接近“國五”汽油標準起草組人士昨天對本報表示,,國務院此次公布的時間表與之前討論起草的方案基本相同,,但其實此前討論時環(huán)保部門對該時間表提出過看法,認為油品升級的過渡期偏長,。
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煉廠升級改造滯后被認為是油品升級速度較慢的重要原因。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5.75億噸,其中,,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公司的總產能約占80%。
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則督促煉廠要加快改造升級,。會議指出,,加快國內煉油企業(yè)升級改造,,確保按照汽,、柴油標準升級實施時間如期供應合格油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首先如期完成改造任務。加快汽車發(fā)動機相關技術研發(fā)與應用,。
雖然環(huán)保部門的人士認為油品升級的過渡期偏長,,但也有專家認為,國務院設定的過渡時間是比較合理的,。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本報評論稱,,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汽油實施的還是“國三”標準,如要提高到“國五”標準,,過渡期設在2017年年底是必要的,;在這幾年的過渡期內,油企和消費者要逐漸釋放經濟成本,,避免經濟壓力太大,;同時,要全面提高油品質量,,在技術上其實也需要一定時間,。
漲價是必然趨勢
油品升級的一大焦點是成本分攤問題,。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2月1日曾對新華社表示,中石化將一年投入300億元解決油品質量問題,,明年起將全面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油,。但現(xiàn)有油價及其形成機制的計劃色彩,以及由此帶來的成本消化問題,,依然是造成油企對升級態(tài)度不積極的瓶頸,。
就此問題,會議指出,,要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優(yōu)質優(yōu)價和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合理確定成品油價格,并完善對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yè)補貼政策,。同時,,要加強油品質量監(jiān)管,加大處罰力度,。
“合理補償成本,、優(yōu)質優(yōu)價是對企業(yè)而言的,是指企業(yè)在付出升級成本之后,,應該得到合理的補償,,如果質量優(yōu),價格也可以優(yōu),�,!绷植畯娬f,“污染者付費則是指消費者應該承擔油品污染帶來的成本,。明確了企業(yè)和消費者的責任后,,政府的責任就在于協(xié)調兩者的利益,確定合理的價格,。所以,,未來油品質量提高后,相應的價格上漲是必然的趨勢,�,!�
升級所要求的成本門檻,也將令地方煉油企業(yè)的生存變得更加艱難,。
在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央企被要求要首先如期完成煉廠升級改造的背后,也體現(xiàn)出了地方煉廠在油品升級過程中將面臨更大的困難,。
與三大央企旗下煉廠相比,,地方煉廠的原料大多是燃料油或劣質原油。安迅思息旺能源此前發(fā)布的報告指出,,地方煉廠的油品加工成本高于央企煉廠,,油品升級的成本也更高,。另外,這些地煉的裝置配套也跟不上“國五”要求,,如果全國都強行升級,,這些煉廠可能面臨退出風險。
據安迅思息旺能源統(tǒng)計,,目前地方煉廠最為活躍的山東地區(qū),,54家地煉中僅有京博石化和金誠石化兩家能生產“國四”標準汽油,有28家尚未配有汽,、柴油加氫精制裝置,,這意味著其只能生產非標成品油。
有業(yè)內人士透露,,如果安裝一套30萬~50萬噸/年的加氫脫硫裝置,,成本為7000萬元以上;如果是150萬噸/年的脫硫裝置,,更是高達2億~3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