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投資市場的火熱似乎并未受塑化劑事件和“禁酒令”的太大影響,。2012年12月27日,某款號稱中國首支歷史文化名酒投資收藏酒的投資品種的北京路演吸引了上百人參加,,“非常具有升值潛力”“帶動投資者發(fā)家致富”這樣的推介詞讓不少投資者“心動”。 一位于姓投資者在路演結束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以前是做股票投資的,,這次過來就是想嘗試著投資白酒產品。 事實上,,白酒正逐漸成為高端奢侈品和投資理財產品,,一些白酒單瓶的拍賣價格被炒到數(shù)十萬元。目前,,上海國際酒業(yè)交易中心已經有6只正式上市發(fā)行的白酒投資品種,,今年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也相繼推出多款白酒理財產品,。 此外,,酒類信托產品頻頻面世,其投資標的一般為白酒和紅酒,。從投資收益來看,,一般酒類信托產品預期收益率在10%左右,以西部某信托公司發(fā)行的茅臺紅鉆酒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為例,,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達12%,。 白酒行業(yè)專家孫延元告訴記者,經過近十年的高速發(fā)展,,酒廠大量擴產,,白酒成為理財產品,,很多人將白酒作為了賺錢的噱頭,,這使得白酒行業(yè)出現(xiàn)泡沫。 在投資理財市場上,,白酒被宣傳成升值空間最大,、投資回報率高于黃金的投資品,并且被附上文化酒,、限量酒,、定制酒,、紀念酒等花樣繁多的概念�,!拔磥硇枨笤鲩L和消費升級”是市場持續(xù)看多白酒并力挺酒價的主要原因,。 上述白酒投資產品的北京路演活動上,發(fā)行方一再強調該產品具有15%的保底收益率,,對于潛在風險則只字未提,,而記者在現(xiàn)場采訪到的投資者最為擔心的是“過度炒作”的風險。 一位不愿具名的葡萄酒投資專家認為,,當前中國白酒行業(yè)存在不健康因素和泡沫,,只有極少數(shù)的白酒具有投資價值,即使是一些所謂的高端白酒也只有“炒作價值”而沒有真正的投資價值,,這樣的市場“熱”一兩年之后可能就會做不下去,。 “中國白酒投資市場缺乏標準和對產品質量的監(jiān)督,‘50年窖藏’這樣的標簽可以隨意使用,,有的1萬噸限量酒如果賣得好,,可能很快就生產出30萬噸甚至50萬噸�,!边@位葡萄酒投資專家說,,而葡萄酒在全球有統(tǒng)一透明的游戲規(guī)則,比如法國對于葡萄的灌溉,、施肥以及葡萄酒的產量均有嚴格要求,,以保障其稀缺性和投資價值。 塑化劑事件,、禁酒令等利空接連出現(xiàn),,白酒的投資價值正受到沖擊。從價格方面來看,,近期多款白酒投資理財產品“破發(fā)”,。比如,上海國際酒業(yè)交易中心上市的古井貢酒年份原漿,、西鳳國典鳳香,、水晶舍得等產品均跌破了發(fā)行價。 北京金馬甲產權網絡交易公司副總裁陳慧明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該交易平臺上市的國窖1573大壇定制原酒之前每壇的價格在5000元以上,,塑化劑事件后跌了1000多元,這種情況下短線的財務投資者就會虧錢,。 在陳慧明看來,,真正具有實物需求的投資者實際上并不存在太大風險,因為價格下跌后可以提取白酒實物進行消費,,而以個人客戶為主的投機者的最高虧損幅度則可能達到30%甚至50%,。 一位信托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酒類信托產品在投資標的價格上漲時可獲得不錯收益,但如果酒的價格持續(xù)下滑則需引起警惕,,投資標的價值降低可能危及投資者本金安全,,除非有擔保等附加條件。 據(jù)了解,,針對“破發(fā)”等潛在風險,,上海國際酒業(yè)交易中心在新上市的產品的交易規(guī)則中增加了保底回購與定向配售(發(fā)行商必須在路演階段面向傳統(tǒng)經銷商渠道線下定向配售30%),以擠壓發(fā)行商的定價泡沫,,使發(fā)行商提供真正性價比高的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