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國新辦就中國糧食“九連增”等情況舉行發(fā)布會,。據農業(yè)部總經濟師,、新聞發(fā)言人畢美家介紹,2004-2012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xiàn)“九連增”,,9年累計增產3177億斤,。 畢美家表示,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戰(zhàn)勝多種困難和風險挑戰(zhàn),,實現(xiàn)“九連增”,9年累計增產3177億斤,。這9年,,是半個世紀以來我國糧食持續(xù)增產時間最長的時期,也是建國以來增產總量最大的時期,。主要呈現(xiàn)四大特點: 一是單產貢獻大于面積,。2004-2012年,我國糧食面積增加1.78億畝,,增長11.9%,,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是32.3%;糧食畝產增加64.4公斤,,增長22.3%,,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是67.7%,也就是說這九年的糧食增產三分之一靠擴大面積,,三分之二是靠提高單產,。 二是玉米增量貢獻最大。2004-2012年,,玉米面積增加1.63億畝,,增長45.2%,占糧食面積增量的91.6%,;產量增加1846億斤,,增長79.7%,占糧食產量增量的58.1%,。玉米是主要糧食品種中面積和產量增長最快的品種,,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糧食品種。 三是主產區(qū)貢獻突出,。9年里,,全國有25個省市區(qū)增產,13個糧食主產省區(qū)共增產糧食2806億斤,,增量占全國增量的88.3%,;總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由2003年的71%提高到2012年的75.7%,。特別是黑龍江、吉林
,、遼寧,、內蒙古四省區(qū)9年增產1215億斤,占全國增量的38.2%,;總產量在全國的比重從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2年的23.2%,,成為全國糧食增長最快貢獻最大的區(qū)域。 四是科技含量提高,。各地大力推進科技興糧,,加快良種良法推廣,強化技術集成整合,,加大技術推廣服務力度,,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的技術含量。2012年農業(yè)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達到54.5%,,比10年前提高了11個百分點
,;2012年農業(yè)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