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北峰看華山全景圖 |
華山,位于秦嶺山脈東部的陜西省渭南市華陰縣境內(nèi),,是中國五大名岳之一,古稱“西岳”,。由五座主峰即東峰(朝陽峰),、西峰(蓮花峰)、南峰(落雁峰),、北峰(云臺峰),、中峰(玉女峰)以及環(huán)圍四周的七十多座峰嶺和三條峽谷組成,海拔最高處在南峰極頂,。
華山是一座奇險雄壯的山岳,,被稱為“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是由一整塊花崗巖石構(gòu)成,,《水經(jīng)注》載“其廣十里,,其高五千仞”,自然景觀奇特而壯美,,行走其間只見:奇巖危崖,,峭壁峰嶺,幽谷險道,,靈泉古洞,,趣石秀木,多有珍稀物種,,特有松檜,。加上因氣候多變而形成的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和蓮臺佛光,、云天弧光、地球陰影,、中方仙橋及壯麗的日出,、日落、云海,、紅葉等景觀,,構(gòu)成了華山奇妙無窮,綺麗多姿,、雄偉壯觀,、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
北峰,,亦稱云臺峰,,是總轄四峰的沖要處所,,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只有一嶺南通,,猶如蒼龍,故險要異常,。峰頂有真武宮,,依山為屋,疊起層樓,,隱映于蒼松翠柏之間,,周圍山色如畫,絢麗多姿,。
東峰,,峰頂朝陽臺,是華山觀日出的絕佳境地,,故稱朝陽松林,,東峰有甘露池、青虛洞,、下棋亭,、鷂子翻身等景點。據(jù)說宋太祖趙匡胤曾在這里和陳摶下棋,,結(jié)果敗北,,而將華山輸與陳摶。
南峰,,又稱落雁峰,,是華山的最高峰,海拔卓然,。四周皆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shù)里,,濃陰匝地,。南峰上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宮也稱白帝祠。峰頂有老君洞,,相傳道家始祖老聃隱居于此,。洞北有太上泉,泉水碧綠,,東注澗下,,今稱仰天池。東面崖下有石坊,,稱南天門,。坊外西出有長空棧道,,通至賀老石屋。南峰上還有老子峰,、煉丹爐八卦池等名勝古跡,。
西峰,是華山最秀麗奇峻的山峰,,因峰頂翠云宮前有蓮花石,,形狀如蓮花。故稱蓮花峰,。據(jù)傳說故事《寶蓮燈》中的三圣母之子沉香劈山救母之處就在西峰。翠云宮旁有一巨石中裂,,形如斧劈,,名斧劈石。石旁樹立一柄鑄鐵長把大斧,。峰的西北面,,筆立如削,空絕萬丈,,人稱舍身崖,。此外,還有西元洞和蓮花洞等古跡,。膽大者,,起步馳騁或有騰云駕霧之意境。
華山登山道路蜿蜒曲折,,處處是懸崖絕壁,,峭峰陡立,移步換景,,且奇險異常,。1985年修筑了12公里長的華山登山道,對其它險要處也設有鐵鏈護欄保護游人的安全,,使登山者感到有驚無險,。
1994年沿當年人民解放軍智取華山道路又修筑了一條登山臺階路。
隨后,,華山索道建成營運,,“自古華山一條路”漸成歷史。
華山也是一座文化山,,文化底蘊深厚,,內(nèi)涵豐富,道教文化,,楊氏文化,,洞龕文化,,圍棋文化,碑石文化以及歷史遺跡,,神話傳說和歷代文人流傳下來的詩文歌賦等摩崖石刻,,構(gòu)成了華山文化的主要內(nèi)容。尤其是流傳廣泛的“劈山救母”“趙匡胤賣華山”“吹簫引鳳”“巨靈攀山”等傳說,,讓華山充滿了神奇美麗的色彩,。
部分歷史考古學家認為,中華民族正是以華山腳下仰韶文化的薔薇花作為民族的圖騰而得名,,現(xiàn)代學者多認為“華夏”“中華”“華人”是以華山得名,。
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就認為:“國以華名就是因華山而得�,!庇帧拔覈褡迮f居雍梁二州之地,,東南華陰,東北華陽,,就華山以定限,,其后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
華山還充滿俠武精神。在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華山與黃河一脈相承,,是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經(jīng)歷了歷史的磨礪,,孕育了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華山挺拔的山勢所透出的峻峭風骨,讓國人感受到折射出了北方漢子的威武氣概,,武俠小說宗師金庸先生更是有感于華山的仙氣,、靈氣和神氣,把武俠中的最高論劍比武放置在華山,,讓華山飛揚著義氣,、威武的武俠精神,更近于道的境界,。
近代以來一些知名人士也曾為華山題詞:“民族本色”“華夏之根”“父親山”,。觀光旅游業(yè)不斷發(fā)展,近年來,,華山贏得了許多榮譽稱號,,先后被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國家5A級旅游區(qū),、中華十大名山等,,贏得了海內(nèi)外游人的青睞和稱譽,已成為西北地區(qū)的旅游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