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區(qū)五環(huán)外的孫河鄉(xiāng)一宗居住用地26日以14.7億元競出,,樓面價超過2萬元/平方米。同日,,大興區(qū)生物醫(yī)藥基地一地塊以13.8億元的價格出讓,,樓面價超過7000元/平方米。
除北京外,,上海,、廣州、合肥等地均在近期出現高價地,,土地市場升溫跡象明顯,。與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全國土地市場溢價率攀升明顯,。業(yè)內人士擔心,,高價地頻現或推升房價上行預期。
各地推地提速
房企反應“熱烈”
朝陽區(qū)孫河地塊的現場競拍共吸引了萬科,、龍湖,、華遠等5家房企參與。經過10輪競拍后,,龍湖地產最終以14.7億元競得該地塊,。雖然溢價率僅為8.66%,但該地塊起拍的樓面價達18000元/平方米,是北京僅次于萬柳“地王”的地塊,;最終成交的樓面價為20158元/平方米,,躋身今年難得一見的高價地行列。該地塊在朝陽區(qū)東北角的五環(huán)外,,區(qū)域內二手普通住宅在1.5萬元/平方米以內,,中高端的二手別墅均價在5萬元/平方米左右。
在經過8月的宅地“零成交”后,,9月以來,,北京土地市場交易節(jié)奏明顯加快。9月20日,,北京共成交了位于通州和亦莊的4宗地塊,合計出讓金額達到38.43億元,。9月24日,,金融街控股以34.2億元的價格拿下北京市西城區(qū)月壇南街地塊,折合樓面價為30429元/平方米,,刷新今年商業(yè)地塊的總價與單價紀錄,。
除北京外,合肥一宗大體量地塊在9月初以33.06億元的價格被萬科拿下,,溢價率為37.5%,。12日,上海一宗商業(yè)用地被招商地產獲得,,溢價率達到75%,。海南近期一些重新入市的地塊同樣以較高的溢價率競出。
今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京滬“地王”的出現,,全國土地市場溢價率攀升明顯。與之相對應的是,,上半年成交的土地以低溢價為主,,底價成交的現象屢見不鮮。今年年初,,一些城市甚至以打折的方式低價推銷土地,,但成交情況不佳。
土地市場升溫已成業(yè)內的共識,。這表現在土地成交的面積增加,、土地交易金額大幅提升。根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數據,,7月至今,,北京土地出讓金已達200.83億,超過今年上半年的總和。
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供地節(jié)奏的驟變給市場預期帶來很大影響,。上半年,房屋交易回升,,不少開發(fā)商回籠資金大增,。但同期土地供應不足,不少城市土地供應量尚不足全年計劃30%,。
進入下半年以來,,北京、上海,、武漢,、廈門、石家莊,、溫州,、杭州等城市供地放量,其中不乏區(qū)位條件,、用地性質俱佳的優(yōu)質地塊,,房企對土地的需求也在此時集中釋放,個別地塊甚至遭到“圍搶”,,并直接推高地價,。
今年8月以來,大型房企年內首現集體拿地,。其中,,萬科、龍湖,、華潤,、招商等房企8月至今拿地耗資規(guī)模,已超過上半年拿地金額的總和,。
房價“漲聲”又起
“從最近全國主要城市供地及成交土地的節(jié)奏看,,土地市場回暖跡象初顯,高單價,、高總價地塊次第出現,,已經明顯影響周圍區(qū)域市場以及整體市場購房者的預期�,!北本┲性禺a市場研究總監(jiān)張大偉說,。
比如,今年7月北京萬柳“地王”誕生后,,其周邊二手房紛紛“坐地起價”,,一些賣主甚至不惜違約而抬高價格,。此外,高價地還將促使周邊的新房項目提高定價,。業(yè)內人士分析,,按照現有的房地產開發(fā)周期,從拿地到建成商品房項目,,約需一到兩年的開發(fā)周期,。高價地頻繁出現,往往預示著未來房價將居于高位,。這同樣會影響到購房者的預期,,促使其提前消費,并進一步推高當前的房價,。
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自今年6月以來,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二手房價格連漲3月,,其中除商品房項目減少折扣力度外,高價地帶來的預期也不可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26日成交的大興區(qū)生物醫(yī)藥基地地塊,,樓面價超過7000元/平方米,。業(yè)內人士估算,剔除停車場,、托幼等土地性質,,其住宅用地成本可達9000元/平方米。這一價格不僅高于兩年前該區(qū)域出讓的土地價格,,而且逼近區(qū)域的保利春天里,、龍湖時代天街等項目的首期售價。業(yè)內人士認為,,上述土地建成后,,其項目售價將高出現有項目價格。